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纤月阁》

时间: 2025-04-27 02:42:25

诗句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

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婵娟。

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

对湘纹茗椀,露滴珠研。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25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纤月阁》
作者:顾贞立 〔清代〕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
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婵娟。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
对湘纹茗椀,露滴珠研。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

白话文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已不如往昔。尽管时光流逝,许多事情已过去,然而心中仍然感到迷茫。最让人怀念的还是那兰闺中的幽静时光,彼此的思念和温柔的关怀。那些轻盈的鸿雁,细致的粉印,频频寄来的情意绵绵的信笺。遥想此时,你正坐在窗前轻拈花朵,伴着花儿入梦。对着那湘纹的茶碗,珠露滴落在研磨的茶叶上。想必此刻你在南华书院中倦怠地读书,屏山旁低头拨弄着琴弦。细细的炉烟袅袅升起,轻轻地飘向那珠钿上。

注释

  • 土木形骸:形容容颜和身体的衰老。土木原指泥土和木头,这里引申为枯槁。
  • 风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发髻如风吹般凌乱,鬓发如雾般轻柔。
  • 兰闺:指女儿的闺房,常用以象征温柔和清雅。
  • 鳞鸿:指鸿雁,象征远方的友人或心上人。
  • 瑶笺:美丽的信纸,常用来寄信。
  • 婵娟:形容美丽的女子或月亮。
  • 南华:指南华书院,古代著名的书院,象征学术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立,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澹庐,江苏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常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纤月阁》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情感真挚。开头便以“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引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叹,结合“心情不似当年”,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兰闺生活,那里充满了相思和温情。尤其是“鳞鸿便,纤纤粉印”,不仅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暗示了距离感带来的思念之苦。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湘纹茗椀”和“露滴珠研”,通过细腻的描绘,使画面生动而具象,营造出一种悠远清幽的氛围。整首诗在抒发个体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间无常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最后的“炉烟细,一丝轻袅”,更是将这种情感升华,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宁静,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身体的衰老和外貌的变化让诗人感到心情不再如往昔那般美好。
  2.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已成过往,内心感到迷茫。
  3.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最让人怀念的是那兰闺深处的情感交流,彼此的思念和关怀。
  4. 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鸿雁传递情意,细致的信纸频频寄出,表达思念。
  5. 婵娟。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想象着此时你在窗前轻拈花朵,伴着花儿入梦。
  6. 对湘纹茗椀,露滴珠研:描绘饮茶的情景,露珠滴落在茶碗上,增添恬静的氛围。
  7.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推测你可能在南华书院倦怠地读书,低头拨弄琴弦。
  8.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细腻的炉烟轻轻袅袅上升,飘向珠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土木形骸”比喻衰老,“风鬟雾鬓”比喻女子的美丽和脆弱。
  • 拟人:炉烟的“轻袅”赋予了烟雾生命,增强了意境的柔美。
  • 对仗:如“鳞鸿便,纤纤粉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闺:象征着温柔和美好时光,是思念的寄托。
  • 鳞鸿:象征远方的友人,是思念的媒介。
  • 湘纹茗椀:象征生活的精致与安宁。
  • 炉烟: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闺”指的是哪里?

    • A. 男子的书房
    • B. 女子的闺房
    • C. 朋友的家
    • D. 学校
  2. “土木形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年轻时的美貌
    • B. 未来的生活
    • C. 对友人的思念
    • D. 过去的欢乐
  3. 诗中“露滴珠研”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下雨的感觉
    • B. 喝茶的情景
    • C. 花开的情景
    • D. 弹琴的情景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顾贞立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但顾贞立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古代诗词鉴赏》《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相关研究文章:关于顾贞立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的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和腊梅 程待制以黄居寀芦鹭易燕穆之雪满群山图次韵以赠 次迁居见忆韵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其六 彦清打毬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其六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其五 题谭秀才所居 过曹溪 其三 再寄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蹇辞 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发棵 剥肤锥髓 使法量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同字框的字 郡公 金舌弊口 霜结尾的成语 万开头的成语 髡缁 人心不古 巾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分星掰两 凵字底的字 反犬旁的字 解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