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25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纤月阁》
作者:顾贞立 〔清代〕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
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婵娟。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
对湘纹茗椀,露滴珠研。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已不如往昔。尽管时光流逝,许多事情已过去,然而心中仍然感到迷茫。最让人怀念的还是那兰闺中的幽静时光,彼此的思念和温柔的关怀。那些轻盈的鸿雁,细致的粉印,频频寄来的情意绵绵的信笺。遥想此时,你正坐在窗前轻拈花朵,伴着花儿入梦。对着那湘纹的茶碗,珠露滴落在研磨的茶叶上。想必此刻你在南华书院中倦怠地读书,屏山旁低头拨弄着琴弦。细细的炉烟袅袅升起,轻轻地飘向那珠钿上。
作者介绍:顾贞立,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澹庐,江苏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常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纤月阁》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情感真挚。开头便以“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引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叹,结合“心情不似当年”,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兰闺生活,那里充满了相思和温情。尤其是“鳞鸿便,纤纤粉印”,不仅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暗示了距离感带来的思念之苦。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湘纹茗椀”和“露滴珠研”,通过细腻的描绘,使画面生动而具象,营造出一种悠远清幽的氛围。整首诗在抒发个体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间无常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最后的“炉烟细,一丝轻袅”,更是将这种情感升华,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宁静,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闺”指的是哪里?
“土木形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诗中“露滴珠研”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