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44
更不成眠,何曾是醉,夜残独自彷徨。
甚万千尘影,三两灯光。
风际瓶花吹冷,映不冷羁客心肠。
声声雨,催教恨迸,赚得人狂。
相望一江咫尺,嗟浩淼烟波,中有沧桑。
剩酒痕如水,鬓角添霜。
未信蛾眉负我,遮莫是我误文章。
凄凉绝,魂儿梦儿,没个商量。
夜深难以入眠,并不是因为喝醉,而是夜深人静让我独自徘徊。眼前的尘世繁杂,只有三两盏灯光闪烁。微风中瓶里的花儿被吹得凋零,映照出我这羁旅者内心的孤寂。雨声阵阵,催促着我心中的怨恨激荡,最终使我陷入疯狂。远望江水咫尺,却只见浩渺的烟波,心中不禁感慨沧桑。只剩下酒的痕迹如水般流逝,鬓角也渐渐添上白霜。未曾相信那蛾眉会辜负我,难道是我误解了这篇文章的情意?凄凉至极,魂魄与梦境无从交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透过“蛾眉负我”的意象,反映出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对爱情的失落与怀念。同时,诗中提到的“江水”、“烟波”也暗指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孤独感与对过往的怀念。
作者介绍:林庚白,近代诗人,因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雨夜,作者因思念故人或情感的纠葛而无法入眠,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挣扎。
《凤凰台上忆吹箫 雨夜无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事的追忆。全诗以“夜”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强调了无法入眠的苦闷。诗人用“更不成眠”引入主题,接着通过“夜残独自彷徨”展示了孤独的旅人心境。
“声声雨,催教恨迸”一语形象地表达了外界环境对内心情感的影响,雨声仿佛在催促着内心的愤懑与怨恨,营造出一种外忧内苦的情感交织。诗中“相望一江咫尺,嗟浩淼烟波”则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内心的沧桑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最后,诗人对爱情的怀疑与反思通过“未信蛾眉负我”得以体现。他对情感的困惑与无奈,令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层次,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孤独、思念与情感的复杂性展开,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爱情的迷茫,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内心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夜残”指的是什么?
“声声雨,催教恨迸”中“恨”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人为何难以入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对比中,可以发现林庚白的作品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上更为突出,而同样主题的古诗则常常着眼于历史与亲情。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人的风格及其作品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