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24:20
凤凰台上忆吹箫 自题《箫鸾配》传奇后
作者: 洪炳文 〔清代〕
滴露研朱,临池洗砚,写来韵本争传。
笑上头夫婿,未渡蓝桥。
除是三生修到,消艳福能遇神仙。
超出那尘寰欲海,忍利情天。
翩跹。鹤声嘹亮,环佩响月中,想像婵娟。
疑素娥仙子,尚在人间。
轻把天机宣泄,遂成就一段因缘。
今宵也,中秋良辰,人月团圆。
在滴露的清晨,我研磨着朱砂,来到池边洗砚,写下的韵文争相流传。
笑谈中,头上的夫婿尚未渡过蓝桥。
除了是三生三世的修行,才能消除艳福,遇见神仙。
超越了那尘世欲海,忍受着世俗的情天。
轻盈地舞动,鹤声嘹亮,环佩声响起在月中,想象着那美丽的月亮。
怀疑那嫦娥仙子,是否仍在人间。
轻轻地把天机宣泄,因此成就了一段缘分。
今晚也是,中秋良辰,人月团圆。
作者介绍:洪炳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佳节,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美好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自题《箫鸾配》传奇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中秋赏月的美丽画面。开篇以“滴露研朱,临池洗砚”引入,表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清新,生动地刻画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笑上头夫婿,未渡蓝桥”,展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中间部分提到的“超出那尘寰欲海,忍利情天”,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欲望与纷扰,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超然物外。最后,诗人通过“今宵也,中秋良辰,人月团圆”的结尾,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让整首诗充满了柔美而又深邃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以及对团圆的向往。
诗词测试: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