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50:03
《凤凰台上忆吹箫》
至自榆林,迎归荔浦,人看秦地佳人。
正宝筝调月,斑管吟春。
忽尔风吹花坠,连娇女共化珠尘。
曾无语,匆匆入月,渺渺行云。
纷纷。泪飞似雪,挥不到黄泉,沽尔罗巾。
恨留仙难得,空绉裾裙。
欲托哀蝉落叶,为传此,魂梦氤氲。
光离合,非耶是耶,仿佛谁亲。
诗人从榆林归来,迎接荔浦的美景,人们都在赞叹秦地的佳人。正值月明之夜,宝筝的乐音在空中回荡,斑管(古代一种乐器)伴着春风吟唱。忽然,微风吹落了花瓣,娇美的女子们也化作了珠尘。曾经无言,匆匆入月,遥远的行云飘渺。纷纷,泪水如雪飞落,无法挥洒到黄泉,想要借此抒怀却无从下手。恨不得留在仙境难以得到,空自飘摇着裹裙。想要寄托对哀蝉和落叶的情感,以此传递我的魂梦氤氲。光明与黑暗的交错,究竟是与非,仿佛是某位亲人。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美丽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隐含着对人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思考。诗歌开头提到“榆林”和“荔浦”,通过地名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接着,乐器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感,月色与春风交织,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而随着微风的吹拂,花瓣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脆弱的联系。
诗中,泪水如雪,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诗人用“挥不到黄泉”这一句,传达了对生死的思考,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美好回忆的眷恋。后半部分提到的“欲托哀蝉落叶”,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借物抒情,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美好瞬间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宝筝”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泪飞似雪”中“雪”用来比喻什么?
A. 纯洁
B. 悲伤
C. 美丽
诗中提到的“黄泉”指的是什么?
A. 生命
B. 阴间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