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衡山》

时间: 2025-05-03 23:37:45

诗句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7:45

游衡山

作者: 徐照 〔宋代〕


原文展示: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白话文翻译:

衡山有七十二座山峰,其中最高的是祝融峰。
在山下的蛮方地带不远,中天的岳势巍峨高耸。
四面八方都被佛教占据,山顶上的秋色正浓厚。
翼宿星平卧在地,雷池里暗藏着龙。
简书是禹所授,燔祭自周朝的封赐。
我在庙宇中拜祭,巡游在阴暗的石头上,看那桥通向古老的松树。
积雪深厚,住在板屋里,阳光照射动着厨房的钟。
那片水清澈如镜,隐约可以见到洞庭湖的踪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蛮方:指南方蛮族地带。
  • 四维:四面八方。
  • 翼宿:指天上的星宿,翼宿为二十八宿之一。
  • 雷池:雷池是传说中的水池,传说中有龙栖息。
  • 燔祭:指焚烧祭品的仪式。
  • 阴石:阴暗的石头,可能是指神秘的地方。
  • 片水:指一片水面。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典故解析:

  • :指大禹,古代治水英雄,代表治理水患的智慧。
  • 周封:指周朝的封赐制度,意味着有历史的文化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承明,号松客,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性情豪放,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游衡山》写于作者游览衡山时,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衡山是道教和佛教圣地,诗中融入了对宗教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衡山》是一首描写衡山壮丽自然景色的诗作,作者徐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的雄伟、秋天的浓烈以及人文历史的深厚。诗中“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开篇即引人入胜,展现了衡山的众多山峰,暗示了其广袤的地貌。接下来的“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则进一步深化了山的高大与雄伟,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崇敬。

诗中多次提到佛教及历史典故,如“四维皆佛占”,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宗教文化的包容与尊重。最后几句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使整首诗多了一份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的壮丽与神秘,流露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人情感,形成了诗歌的美学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 描述衡山的众多山峰,祝融峰为最高峰,象征着巍峨的气势。
  2.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 表达了山下蛮族地区的接近和山的崇高,形成对比。
  3.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 说明四周被佛教文化包围,山顶的秋色显得格外浓烈。
  4.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 通过星宿与龙的意象,增添了神秘感,暗示自然的力量。
  5.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 引用历史典故,展现文化传承。
  6.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 表达了对宗教的敬仰与对自然的亲近。
  7.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 描绘了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8.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 水面如镜,隐约可见洞庭湖,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水清如镜”,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融合了人文历史与宗教文化,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祝融峰:象征高耸与雄伟。
  • 秋浓:传达出深邃的季节感。
  • 阴石:暗示神秘与历史。
  • 片水:代表宁静与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衡山的最高峰是什么?

    • A. 祝融峰
    • B. 雷池
    • C. 洞庭湖
  2. 诗中提到的“简书”是与谁有关?

    • A. 大禹
    • B. 周朝
    • C. 佛教
  3. “片水清如镜”中“镜”主要表达什么?

    • A. 水面如镜,象征宁静。
    • B. 镜子无用。
    • C. 重金属的反射。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徐照的《游衡山》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徐照更注重人文历史的交融,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寂与静谧的自然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贞义女祠 题英薮山房 送林道会归平阳 清辉堂 敬轩 郁林八景诗 其八 龙桥古渡 郁林八景诗 其七 紫水流霞 郁林八景诗 其六 石室仙踪 郁林八景诗 其五 寒山夜雨 郁林八景诗 其四 水月岩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欷歔叹息 合明 斤字旁的字 引重致远 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本籍 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辎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布帊 悲喜交加 髟字旁的字 承禀 素衣化缁 毛字旁的字 握手言欢 才貌俱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