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6
月上水生岩半閒,
岩虚得月透天关。
水流到海源头活,
月照人心不照颜。
月亮升起,水面如镜,岩石显得有些闲静;
岩石虚空,月光透过天际的缝隙洒落。
水流向海洋,源头活泼而鲜活;
月光照亮人的内心,却不照在面庞上。
邝元乐(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物抒发情感,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索。
《水月岩虚》是一首蕴含深刻哲思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的开头“月上水生岩半閒”,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月光照在水面上,水波荡漾,仿佛生命在静静流淌。接着“岩虚得月透天关”,通过岩石的虚空,月光得以透出,象征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
“水流到海源头活”一语,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源泉的流动,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生命的本质依然活泼而鲜活。而最后一句“月照人心不照颜”,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内心的感受与外表的无关,月光照亮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暗示着人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内心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诗中“月上水生岩半閒”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月照人心不照颜”表达了什么含义?
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邝元乐的《水月岩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邝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