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34:57
寄太原李相公
白居易
闻道北都今一变,
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
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夸丞相少,
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
百岁无君一日欢。
听说北方的都城如今发生了变化,
政治和军事都安定了,万众欢欣。
华丽的绮罗围绕在宾客的座位上,
三千的乐队在祭坛旁边夹道而立。
丞相的年轻容貌实在值得夸耀,
而我身披貂裘却不觉太原的寒意。
这个世界上虚荣的事物真是多,
可一生之中没有哪一天是值得庆贺的。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寄居于太原时,向当时的丞相李相公表达对政局安定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虚荣的反思。
《寄太原李相公》是一首蕴含深刻社会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开头提到北都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当时政治的安定与繁荣,展示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对荣华富贵的思考,展示出对世俗虚荣的批判。
白居易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空虚的反思,尤其在“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一句中,强调了即便世人追求荣华富贵,终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诗人通过丞相的年轻和富贵,反衬出自己身处的境地,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得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世间虚荣的批判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了即使在繁华的外表下,内心的空虚与无奈依然存在,唤起人们对真正快乐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长安
C. 洛阳
诗人在诗中对丞相的赞美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他的政治能力
B. 他的年轻容貌
C. 他的财富
诗中“世间大有虚荣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荣华富贵的向往
B. 对虚荣的批判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关注于个人的感受与人生的虚无,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反映出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与主题关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