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4: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4:54:52
未应将军聘,初従季直游。
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
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并不是应邀来这里的,将军的邀请我未必接受,最初我只是跟随季直游玩。绛纱的生长我并不熟悉,而苍石仍然能够存留在此。依附于梁冀又有什么害处呢?李侯又何必困扰我?我的诗歌请不要轻易刻印,因为猿鹤会因此感到羞愧。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马融石室》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之际,表达了他对权势的看法和对自己处境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将军聘”,反映了他对权臣的无奈和不屑。他的诗歌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独立精神,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自我的态度。
《马融石室》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诗中,苏轼以“将军聘”开头,表明自己并非出于对权势的追随,而是随意游玩,显示出他对权贵的蔑视。这种态度是他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不愿依附于权势,而是选择保持独立。接下来的“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则通过自然元素的对比,表达了苏轼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绛纱的生长象征着美丽而短暂,而苍石则象征着持久的存在,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他提到“猿鹤为君羞”,表明自己的诗作不应被轻视,不应因为世俗的眼光而受到影响。整首诗通过对权力的冷静观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高洁情操和深邃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权力的蔑视和对独立自由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坚定态度。
苏轼在《马融石室》中拒绝了哪位的邀请?
诗中提到的“绛纱”象征什么?
诗人对权贵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