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2: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2:41:07
重阳日寄韦舍人
作者: 赵嘏 〔唐代〕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重阳节已过,菊花都落满尘埃;我在江边生病,借着拐杖艰难起身。
不知道今天在龙山上聚会,谁又是那位风流倜傥、帽子落下的人呢?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源于古代对数字“九”的重视,具有长寿的寓意。菊花在此节日常被用来象征长寿与品格。龙山会则是唐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通常举行诗酒歌唱等活动。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昂,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多为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之后,诗人因病无法参与节日的欢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本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过后菊花凋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节过重阳菊委尘”以景抒情,展现了节日的萧瑟与忧伤。诗人因病而不能与友人欢聚,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奈。“江边病起杖扶身”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最后两句“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则通过对友人的怀念与想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映射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病中无奈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短暂的哲思。
诗词测试: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诗中“杖扶身”意指什么?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对,赵嘏的诗更显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怀念,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兄弟情谊的直接表达。两首诗在主题上都与重阳节相关,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