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7
夏驾石鼓辞
作者: 杨维桢
周家十圆鼓,散落陈仓野。
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诗中提到周家有十个圆鼓,散落在陈仓的乡野。如今在夏天,仍然可以看到那颗石鼓,圆圆的在一旁静静地放着。秦国的马鞭沾满了血,山骨在这片土地上残留。吴国的猎人曾在此用火焚烧草野。夏天的鼓声难以建起,只有少数人能听到石头的鸣响。村中的老人们惧怕预言,山间的石头因此变得沉默无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善于描绘山水景物,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使得诗人对过去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感到深刻的惋惜,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夏驾石鼓辞》通过描绘古鼓与石鼓的衰败,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心的惶恐。诗中将周家的圆鼓与夏天的石鼓并置,形成强烈的对比,象征着过去的荣耀与现在的荒凉。通过“秦鞭血山骨”和“吴猎焦野火”的描写,诗人引入战争与猎杀的意象,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与人们的痛苦。
此外,“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则反映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村中的老人惧怕谶言,表明了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山间的石头因此也显得更加沉默无声。整首诗在形式上简单,却在情感上复杂,蕴含了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人类对战争与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周家十圆鼓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象征?
夏鼓建不拔中的“建”字意为?
诗中父老惧谶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