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10
严家儿,八岁杀父姬,严家父称奇。
养成虎豺恶,腐儒弄虎髭。
嗟吁豺虎天早毙,七十慈母免官婢。
严家的儿子,年仅八岁就杀了父亲的妾,严家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
这个孩子被养成了虎狼般的恶性,腐朽的文人却玩弄着虎的胡须。
可叹的是,豺狼和老虎早应被天道所灭,七十岁慈爱的母亲却逃脱了官府的奴婢命运。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与道德,常常以讽刺的手法揭示社会问题。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各种道德败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诗人通过一个极端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之恶和社会的腐化。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七》通过一个年幼凶残的杀人案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与人性之恶。诗中将严家儿的恶行与其父亲的惊奇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对暴力行为的麻木和社会对这种现象的漠视。诗人在描写这个故事时,巧妙地运用了“虎豺”这一意象,不仅指代了孩子的凶残,也象征了社会中隐藏的恶性力量。
“腐儒弄虎髭”一语,揭示了文人们的无能与堕落,他们不仅没有抵抗暴行,反而玩弄于股掌之间,令人感到无奈与失望。最后一句“七十慈母免官婢”,不仅体现了对母亲的同情,也反映出不公命运的存在。整首诗在对个体命运的叹息中,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揭示人性恶的一面,展现对个体命运的叹息与同情。
诗中“八岁杀父姬”的含义是什么?
A. 孩子的聪明
B. 孩子的残忍
C. 孩子的天真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腐儒”指代什么样的人?
A. 有作为的文人
B. 道德沦丧的文人
C. 传统儒者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人性
B. 批判社会道德沦丧
C. 描绘家庭生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