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1: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06:35
春情二首
作者:杨维桢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枝。
灼灼桃花朱户底,青青梅子粉墙头。
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春天正是最好的时节,哪里可以抒发春天的情感呢?
吴王台旁芳草争奇斗艳,苏小门前柳枝轻声歌唱。
灼灼的桃花在朱红的门下绽放,青青的梅子在粉墙之上挂着。
从春天来临的那天起,歌声就开始响起,直到春天离去,歌唱依然不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春天的景色抒发对春情的珍视与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杨维桢的《春情二首》在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全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万物复苏与生机勃勃。首句“惜春正是上春时”,情感真挚,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其次,诗中提到的吴王台和苏小门前,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展示出春天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通过“灼灼桃花”和“青青梅子”的对比,诗人表现了春天的多样性,桃花的艳丽与梅子的清新相互辉映,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而“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怀念,似乎在告诉读者,春天的美好是永恒的,尽管时光流逝,歌声依旧会回荡。
整首诗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通过诗人的情感升华了春天的意义,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和赞美,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情二首》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杨维桢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吴王台”代表了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处历史遗迹
C. 一种乐器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A. 冰雪
B. 桃花
C. 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