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7:08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在沙滩边,候车的官吏伫立,田间的农家与竹溪相连。
枫树林中,社日的鼓声响起,茅草屋里,午时的鸡鸣清晰可闻。
黄昏时分,喜鹊在丰收的禾田上喧闹,蝴蝶在秋天的草畦中飞舞。
驿楼旁,宫殿般的树木近在咫尺,疲惫的马儿一再嘶鸣。
“社日”是古代民间祭祀的日子,通常在农历的特定日子举行,具有乡村社交与庆祝丰收的意义。诗中提及的“枫林”和“茅屋”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秋日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兆,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风趣幽默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作品多涉及政治、社会和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可能是刘禹锡在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写照,展示了农乡的宁静与美丽,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乡村的景象,诗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眷恋。开篇描绘候吏的形象,设定了诗歌的背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忙碌的氛围。在田家与竹溪的衔接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
接着,诗人用“枫林社日鼓”和“茅屋午时鸡”这两个意象,展现出乡村的生活气息和节日的热闹,传达出一种温暖的乡土情怀。而“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描绘了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表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感情。
最后,诗人在“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中,表达了送别时的沉重心情,驿楼和宫树形成了对比,既有乡村的宁静,又传递出离别的忧伤。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使读者体会到秋日的美好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乡村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社日”指的是什么?
A. 农历新年
B. 民间祭祀的日子
C. 春节
D. 中秋节
“茅屋午时鸡”中的“午时”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珍惜
C. 厌恶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