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时间: 2025-04-26 03:35:59

诗句

唐室王子後,黄冠事隐沦。

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9

原文展示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梅尧臣

唐室王子后,黄冠事隐沦。
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的道士李某,他出身于唐代王室,但如今却隐居于世,生活贫困而饥饿。虽然他追求长生不老,享受着如霞光与云雾般的精神生活,但实际上却无法填饱肚子,身体也无法得到保护。在他八十岁时,选择了以缢绳结束自己的生命,头上还系着道士的巾帕。他最初向往老庄的道理,最终却因道德所带来的贫困而感到厌倦。为了追求长生,反而陷入了世俗的尘埃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冠: 道士的标志性服饰,这里指道士的身份。
  • 餐霞: 比喻道士品尝仙气,实际上无法满足食欲。
  • 披云: 意指道士想要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由,但无法遮挡身体的虚弱。
  • : 指用绳索勒死自己,这里是自杀的意思。
  • 甑中尘: 甑是蒸饭的器具,象征被困于世俗的尘埃。

典故解析:

  • 老庄术: 老子与庄子的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追求精神自由。
  • 唐室王子: 指诗人李道士的出身,表明他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尤以其山水诗和咏怀诗见长。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生存状态与时代背景,关注人性的困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可能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抒发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感。李道士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对修道这种生活方式的怀疑与批判。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李道士的故事揭示了追求长生与隐士生活的困境。诗的开头以“唐室王子后”点明了李道士的高贵出身,形成了与后来的贫困生活鲜明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则表现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无奈,虽然他身处自然,但仍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一语,既表明了道士的年纪,也暗示了他对生命的绝望。尽管道家思想主张超脱生死,但李道士最终选择自杀,显示了他对道德贫困的厌倦与无奈。“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则是全诗的总结,反映出追求长生的努力反而使他更深地陷入世俗的困顿,形成了强烈的反讽。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深刻揭示了一个追求理想却身陷困境的人的内心挣扎与挣扎后的无奈,值得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室王子后: 李道士出身高贵,曾是王子,现状形成对比。
  2. 黄冠事隐沦: 道士身份的象征,隐居生活的落魄。
  3. 餐霞不满腹: 道士追求精神的满足,但实际生活匮乏。
  4. 披云不蔽身: 自然的享受无法抵挡身体的衰弱。
  5. 八十不能死: 反映长寿的困扰,年纪大却依然活着。
  6. 缢以头上巾: 选择自杀,头上仍系道士的巾帕,象征身份的悲剧。
  7. 始慕老庄术: 最初向往道教的哲学。
  8. 终厌道德贫: 最终因道德的追求导致生活的贫困而厌倦。
  9. 营营求长生: 不断追求长生的努力。
  10. 反困甑中尘: 追求反而使自己陷入世俗的尘埃中。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李道士的过去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 “餐霞”与“披云”比喻道士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反讽: 追求长生的努力最终却让他困于尘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幻与最终的无奈,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怀疑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冠: 象征道士身份与理想。
  • : 代表超脱与精神追求。
  • :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 : 传达世俗的困扰与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道士的身份是什么? a) 普通人
    b) 王子
    c) 农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缢”是什么意思? a) 生活富裕
    b) 自杀
    c) 旅行
    答案:b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追求长生的无奈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反映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 《将进酒》——李白:展现对生命的热情与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修真观》与《登高》两首诗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困境,但《修真观》更侧重于道教的精神追求,而《登高》则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权二 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送方城韦明府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休假还旧业便使 寓言二首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卢照邻) 辋川集·华子冈 济州过赵叟家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府端 逼进 整躬率物 高傲自大 濯污扬清 瓜字旁的字 飞走 建之底的字 玉润冰清 铁券丹书 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春困秋乏 黄公好谦 包含淹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