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4: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4:28:38
原文展示:
梅 徐玑 〔宋代〕
是谁曾种白玻璃,京绝寒流一点奇。 不压垅头千百树,最怜窗下两三枝。 幽深真似离骚句,枯健独如卖岛诗。 吟到月斜浑未色,萧萧鬓影有风吹。
白话文翻译:
是谁曾经种下了这如白玻璃般的梅花,在京城的寒冷中显得格外奇特。 它不似其他树木压满山头,却最让人怜爱窗下那两三枝。 它的幽深真如《离骚》中的句子,枯瘦而健壮如同卖岛的诗。 吟咏到月亮斜落,梅花依然未褪色,萧萧的鬓影似乎有风吹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080-1148),字子正,号梅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玑观赏梅花时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幽深高洁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之美。首句以“白玻璃”形容梅花的洁白,次句以“京绝寒流”点出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后两句通过对梅花的数量和位置的描述,突出了梅花的稀少和珍贵。诗中“幽深真似离骚句,枯健独如卖岛诗”一句,将梅花的品质与《离骚》和贾岛的诗相比,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最后两句则通过时间的推移,强调了梅花的恒久不变,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不拔、幽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梅花恒久不变的深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