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4:40
作者: 毛泽东 〔现代〕
类型: 古诗词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在宁化到清流的归途中,
道路狭窄,林木茂密,苔藓湿滑。
今天我们要去哪里呢?
目标直指武夷山的山脚下。
山脚下,山脚下,
风中红旗如同美丽的画卷。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武夷山本身作为文化名山,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红旗的意象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革命和国家的希望。
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品常常体现其革命理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如梦令·元旦》创作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正值新年之际,毛泽东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新国家的希望与展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路途的描绘,又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
《如梦令·元旦》是一首充满革命气息和自然美感的词作。诗的开头通过对宁化和清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路隘林深苔滑”描绘出旅行中的艰辛和挑战,表现了行者的坚定与执着。随后,诗人提到“今日向何方”,这不仅是对方向的探寻,更是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革命者的信念和勇气。
“直指武夷山下”则体现了诗人对目标的明确追求,武夷山作为中国名山,象征着民族的希望和力量。最后一句“风展红旗如画”,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红旗在风中飘扬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革命精神。
整首词节奏鲜明,情感奔放,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和对新中国的美好愿景。
宁化清流归化,
描绘了从宁化到清流的归途,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路隘林深苔滑。
表达了行路的艰难,强调了环境的险峻。
今日向何方,
提出了疑问,象征着对未来方向的思考。
直指武夷山下。
明确了目标,表达了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决心。
山下山下,
重复强调,增强了情感的力量和目标的迫切感。
风展红旗如画。
形象地描绘了革命的胜利和希望,富有视觉冲击力。
整首诗歌传达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未来的美好愿景,表达了革命者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是哪一座?
A. 泰山
B. 武夷山
C. 黄山
D. 嵩山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路况是“_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旗象征着失败与退缩。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