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51:23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作者:秦观 〔宋代〕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
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春天在池塘上又归向何处呢?
满眼都是落花和飞扬的柳絮。
孤零零的房子里静悄悄无人,
梦在月堤的归路上断了。
无从诉说,无从诉说。
帘外五更时分风雨交加。
“春归”常用来指代春天的离去,体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月堤的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常用来表现思念与孤独。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抒情,尤其在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方面颇具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秦观的晚年,正值其仕途不顺之时,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春光的怀念交织,使其作品充满了伤感和无奈的情怀。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内心的孤寂。词的开头“池上春归何处?”以疑问引出主题,瞬间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接着“满目落花飞絮”描绘了春天的凋零,画面中的落花和飞絮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在“孤馆悄无人”中,孤独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仿佛置身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随后“梦断月堤归路”则展现了梦境的破灭,诗人原本美好的幻想因现实的孤寂而戛然而止,感情愈发沉重。
结尾的“无绪,无绪”反复强调了诗人的无奈与迷惘,结合“帘外五更风雨”,更是将内心的动荡与外界的环境交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感伤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满目落花飞絮”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结束
C. 孤独的心情
D. 梦想的实现
填空题:词中提到的“孤馆”主要表现了诗人的__。
判断题:诗中的“无绪”表示诗人感到愉快。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