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2:00
幸有鹤山房,图书绕梦香。
况惭闻道浅,何苦为人忙。
五斗米非分,三间茅可长。
何当重操几,同踏古松冈。
幸好有鹤山的书房,书籍的香气环绕着我的梦。
况且我觉得自己学识浅薄,何必为了世俗的事而忙碌呢?
五斗米的收入不是我的所求,三间茅屋也能让我安身。
何时能够重操旧业,一同踏上古老的松冈?
作者介绍:魏了翁(1230-1290),字景昭,号长水,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追求道教的清淡与安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参政的生日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魏了翁对清静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开篇以“鹤山房”引入,展现出一种宁静的书香氛围,诗人通过对书籍的热爱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在“况惭闻道浅”一句中,诗人自谦,表现出对自身学识的不足,借此引出“何苦为人忙”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这种对世俗名利的嘲讽与淡泊,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五斗米非分,三间茅可长”则是对物质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人并不在乎丰厚的物质回报,反而认为简单的生活更为珍贵。结尾的“何当重操几,同踏古松冈”则是对未来的憧憬,渴望与友人一起重返自然,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首诗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如“图书绕梦香”比喻书香的环绕,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山房”象征什么?
“五斗米非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诗人在结尾中希望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