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09
黄君求我古诚州,
求之不得还西游。
所求易予胡不予,
渠家自弄庄生舟。
庄生传之贾太傅,
便将死生同浮休。
我家舟子与渠别,
中孚之象刚包柔。
仰山俯泽乘巽木,
藏离伏坎含坤牛。
中间至虚若无物,
实理备具非空浮。
此在太玄首黄宫,
其於参同居中洲。
会通古今贯微显,
上下天地同周流。
人将百年等浮沤,
我以千载为春秋。
我言似大而非夸,
人人皆有不自求。
黄君不信谓予赫,
我自姬孔君庄周。
黄君向我索要古老的诚州,
求了半天却找不着,只得西归。
所求之物容易给与,何必拒绝呢?
他家自己在玩弄庄子所说的“虚舟”。
庄子传给贾太傅,
便将生死都当作浮云。
我家的船夫与他不同,
中孚的象征刚柔并济。
仰望高山俯视河泽,乘坐的是巽木舟,
藏着离卦,伏着坎卦,含着坤卦的牛。
中间的状态是虚空,似乎没有任何物质,
但实质的道理却具备,绝非空洞浮夸。
这在太玄的核心黄宫,
其于参同的居中洲。
古今会通,贯穿微妙显露,
上下天地都在周流。
人们将百年视为浮沤,
我却把千载视为春秋。
我所言似乎宏大,却并非夸张,
人人都有但不自求的东西。
黄君不信,认为我夸口,
我自比姬孔、君庄、周公。
魏了翁(约1040-1090),字公辅,号了翁,宋代诗人、文人。以诗词、散文见长,风格独特,喜欢探讨哲学与道理。
诗作可能是在魏了翁与黄成之之间的对话中产生,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黄成之求虚舟诗》在形式上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诗中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虚舟”这一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庄子的引用,将“虚无”与“实在”结合,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体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在内容上,诗人借黄君之求舟,展示了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黄君的求索象征着世人对理想的追逐,而魏了翁则以“我以千载为春秋”回应,表达了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千载的意义超越了常人的百年之见。诗中提到的“中孚之象刚包柔”,则象征着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诗人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展现了对自我真实感受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反映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诗中“黄君”指的是哪位人物?
“我以千载为春秋”表达了什么样的时间观?
诗中提到的“巽木”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