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刘子远春风堂》

时间: 2025-04-27 15:24:28

诗句

艮斋先生门下士,寒星向晓今余几。

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

艮斋正脉谁真传,更生得髓仍得肝。

春风卷著两袖里,放出搏扶天地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28

题刘子远春风堂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艮斋先生门下士,寒星向晓今余几。
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
艮斋正脉谁真传,更生得髓仍得肝。
春风卷著两袖里,放出搏扶天地间。

白话文翻译:

艮斋先生门下的弟子,寒星在清晨的天空下还有多少呢?
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来在桂山求学问字。
艮斋的正统脉传承,究竟是谁真正传授的,更生不仅得到了其精髓,甚至连内核也得到了。
春风在他的两袖中翻卷,仿佛将他放出去,去搏击天地间。

注释:

  • 艮斋:指的是艮斋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文学家。
  • 寒星:寒冷的星星,指清晨时分的星星,象征着清冷的天气。
  • 桂山:桂山可能指的是一个著名的学习或修行的地方。
  • 得髓得肝:形容获得了深厚的学问和内在的精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自然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表达了对刘更生的钦佩以及对求学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更生的描写,展现了求知的执着与对师长的尊重。诗中通过“寒星向晓”传达出寒冷与孤独感,而“春风堂上”则描绘了温暖与希望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艮斋正脉”引入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强调传承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刘更生的努力与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深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对友人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艮斋先生门下士:描绘了在艮斋先生门下学习的学生,表明学习环境的优越。
    • 寒星向晓今余几:在晨曦中,寒星即将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学问的追求。
    • 春风堂上刘更生:提出主角刘更生的身份,暗示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 十年桂山问奇字:说明刘更生在桂山求学十年,表明其求知的执着。
    • 艮斋正脉谁真传:询问真正的传承者,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更生得髓仍得肝:刘更生不仅获得了学问的表面,更深入到其核心。
    • 春风卷著两袖里: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 放出搏扶天地间:表达了刘更生要在天地间大展宏图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风卷著两袖里”,将春风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通过对刘更生的赞美,表现出对教育、文化传承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寒星:象征孤独和坚持。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 桂山:代表着求知与学习的地方。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艮斋”指的是哪个人物?
      • A. 刘更生
      • B. 杨万里
      • C. 艮斋先生
    2. “寒星向晓”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寒冷与孤独
      • C. 快乐
    3. 刘更生在桂山学习了多少年?
      • A. 五年
      • B. 十年
      • C. 二十年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杨万里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而杨万里则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与师友之间的情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夜登王屋仙坛 天津桥晚望 早秋雨夕 铜雀妓 寄九华山费拾遗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 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 酬陈摽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右臂 飞结尾的成语 深思远虑 牛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匡复 碎首縻躯 极情纵欲 匡开头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包含巷的成语 出乖露丑 宽平 临川羡鱼 咂嘴舔唇 感恩珠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