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8:44
又登岳阳楼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岳阳楼前丹叶飞,
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
却要君山相发挥。
我再次登上岳阳楼,看到楼前的红叶在空中飞舞,
栏杆把我留住,让我不想回去。
洞庭湖的水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
但我却想让君山更显得生动起来。
岳阳楼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名楼,历史上多位文人都曾在此作诗,表达对湖光山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陈与义,字仲明,号甘棠,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政府,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再次登上岳阳楼,感受到秋天的美景,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又登岳阳楼》是陈与义在岳阳楼再次作诗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深厚情感。前两句描绘了秋日的美景,红叶在风中飞舞,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表达出诗人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留恋。后两句则把视线转向广阔的洞庭湖,湖面如镜,反射着宁静的氛围,但诗人心中却渴望更多的生动和变化,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
诗中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对君山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显示出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又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诗中“丹叶”指的是?
“洞庭镜面平千里”中“镜面”比喻什么?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而陈与义在《又登岳阳楼》中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