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8:34
谁见繁香度牖时,
碧天残月映花枝。
固应撩我题新句,
压倒韦郎宴寝诗。
谁能在窗前看到这繁盛的花香呢?
碧蓝的天空和残月映照着花枝。
这情景应该会激发我写出新的诗句,
那一定会胜过韦应物在宴会上所作的诗篇。
陈与义(约1040-1120),字仲明,号寒山,宋代诗人,生于今浙江。陈与义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到创作的灵感,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香和月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激发自己创作欲望的情感。首句“谁见繁香度牖时”以疑问的形式开篇,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又传达出诗人对花香美景的向往。接着,诗人用“碧天残月”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自信与激情,暗示自己将写出超越韦应物的佳作。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文化的自信。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诗篇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文学传承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韦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诗中“碧天残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黄昏的景象
B. 晨曦的景象
C. 夜晚的景象
D. 雨后的景象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信与创作激情
C. 愤怒
D. 失落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与义的《香林四首》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