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25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在明亮的窗边,宁静的白昼里,我默默地坐着,放下了所有的牵挂。
随意地将无穷的意念,寄托在这一缕香烟之中。
当时的戒律、定力和智慧,恰如天人般的供养。
我难道不清醒吗?如今我心中明亮如初。
香炉中的香气袅袅升起,细如云缕,飞向数千里之外。
悠然地向空中飘去,缥缈的气息随着风而归。
世间的事物虽有变化,但香气的本性并未改变。
就如水中的月亮,波动定后仍然是圆满的。
陈与义(约1049-1100),字仲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擅长描写禅宗意境。
《烧香》是一首表达内心宁静和对佛教教义体悟的诗作。诗中通过烧香这一行为,引申出对世事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纷扰的世界时,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的境界。
《烧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通过烧香这一行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开篇的“明窗延静昼”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诗人通过默坐“息诸缘”,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接着,诗人将无尽的思绪寄托于袅袅的香烟之中,既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也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戒定慧”,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高尚的追求。香气袅袅升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随之飘散,既有轻松自在的感觉,也有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洞察。最后,诗人用“水中月”来比喻事物的本质,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智慧。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气氛,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与恒常的智慧。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烧香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事变化的理解。它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并以禅的智慧来反思人生的真实本质。
诗中提到的“戒定慧”指的是什么?
A. 个人修养的三大要素
B. 一种香料
C. 一种冥想方法
答案:A
“水中月”这一比喻表达了什么?
A. 事物的虚幻性
B. 事物的真实本质
C. 人生的短暂
答案:B
诗中“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焦虑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