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烧香》

时间: 2025-04-28 03:34:25

诗句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25

原文展示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窗边,宁静的白昼里,我默默地坐着,放下了所有的牵挂。
随意地将无穷的意念,寄托在这一缕香烟之中。
当时的戒律、定力和智慧,恰如天人般的供养。
我难道不清醒吗?如今我心中明亮如初。
香炉中的香气袅袅升起,细如云缕,飞向数千里之外。
悠然地向空中飘去,缥缈的气息随着风而归。
世间的事物虽有变化,但香气的本性并未改变。
就如水中的月亮,波动定后仍然是圆满的。

注释

  • 明窗:光明透明的窗户,象征清净明亮的环境。
  • 诸缘:诸多因缘,指世间种种牵挂和烦恼。
  • 无穷意:无限的思想。
  • 戒定慧:佛教用语,指戒律、定力和智慧三者的结合。
  • 薰性:香气的本性。
  • 水中月,波定还自丸:比喻事物的真实本性不受外界干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9-1100),字仲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擅长描写禅宗意境。

创作背景

《烧香》是一首表达内心宁静和对佛教教义体悟的诗作。诗中通过烧香这一行为,引申出对世事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纷扰的世界时,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的境界。

诗歌鉴赏

《烧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通过烧香这一行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开篇的“明窗延静昼”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诗人通过默坐“息诸缘”,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接着,诗人将无尽的思绪寄托于袅袅的香烟之中,既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也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戒定慧”,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高尚的追求。香气袅袅升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随之飘散,既有轻松自在的感觉,也有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洞察。最后,诗人用“水中月”来比喻事物的本质,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智慧。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气氛,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与恒常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窗延静昼:窗外光明延续,白昼宁静。
  2. 默坐息诸缘:静坐不言,放下所有牵挂。
  3. 聊将无穷意:随意寄托无限的思绪。
  4. 寓此一炷烟:将其寄托于这一缕香烟。
  5. 当时戒定慧:修行中的戒律、定力和智慧。
  6. 妙供均人天:恰如天人般的供养。
  7. 我岂不清:我难道不清醒吗?
  8. 于今醒心然:如今我心中明亮如初。
  9. 炉香袅孤碧:香气袅袅升起,孤独而碧绿。
  10. 云缕飞数千:细如云缕,飞向数千里外。
  11. 悠然凌空去:悠然自得地向空中飘去。
  12. 缥缈随风还:缥缈的气息随风而归。
  13. 世事有过现:世间事物虽有变化。
  14. 薰性无变迁:但香气的本性并未改变。
  15. 应如水中月:应如水中的月亮。
  16. 波定还自丸:波动定后仍然是圆满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烟比作思想的寄托。
  • 拟人:香烟的袅袅升起表现出一种灵动的特性。
  • 对仗:如“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烧香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事变化的理解。它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并以禅的智慧来反思人生的真实本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窗:象征清净明亮的内心世界。
  • 香烟:寄托思想与情感的载体。
  • 水中月:比喻真实的事物与外界变化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戒定慧”指的是什么? A. 个人修养的三大要素
    B. 一种香料
    C. 一种冥想方法
    答案:A

  2. “水中月”这一比喻表达了什么? A. 事物的虚幻性
    B. 事物的真实本质
    C. 人生的短暂
    答案:B

  3. 诗中“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焦虑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静夜中的思念与感慨。
  • 《题临安邸》:林升的作品,探讨了世事无常与内心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烧香》 vs.《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烧香》更侧重于修行和智慧的追求,而《静夜思》则关注个人情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更广泛的背景知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解析与赏析的书籍,适合深入学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侄南隐等赓和 湖上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浒以秋兰一盆为供 寄南昌故人黄存之宋谦甫二首 立春后二首 其二 舟中病起登览 吴子似 南丰县南台包敏道赵伯成同游 访陈复斋寺丞于私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名道姓 包含豕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贫嘴恶舌 包含瓯的词语有哪些 忌克少威 湎淫 玉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旧物青毡 不改其乐 梢瓜 衣字旁的字 无堤之舆 感今怀昔 攀教 包含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