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 癸巳端午,时当眼疾,依陈简斋韵》

时间: 2025-05-12 03:13:57

诗句

寒暑客中偷易节,端阳恁地匆匆。

高楼直见石榴红。

空劳望远目,赢得马牛风。

世故驱人还汲汲,江流不尽长东。

彭殇穷达得无同。

此身知幻梦,却堕大患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3:13:57

原文展示:

寒暑客中偷易节,端阳恁地匆匆。
高楼直见石榴红。
空劳望远目,赢得马牛风。
世故驱人还汲汲,江流不尽长东。
彭殇穷达得无同。
此身知幻梦,却堕大患中。

白话文翻译:

在寒暑交替的日子里,节日总是匆匆而过,端午节似乎在不经意间到来。
从高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石榴花的红色。
徒然地遥望远方,却只得一阵马牛的奔腾风声。
世事复杂,人们总是忙碌不堪,江水滔滔永不停息。
人生的得失与成败又何其相似?
我此身明白这世间如梦,却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巨大的烦恼之中。

注释:

  • 寒暑:指季节的更替,寒冷与炎热。
  • 端阳: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高楼:指高大的建筑物。
  • 石榴红:指盛开的石榴花,象征丰收与繁荣。
  • 马牛风:比喻田野间的风声,象征着农忙的气息。
  • 彭殇:彭,指彭祖,殇则指早逝,与人生的无常相关。

典故解析:

  • 彭殇:出自《庄子》,彭祖是长寿的象征,殇则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暗含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雄,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著称,作品多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常常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癸巳年端午节,正值时节变化,有着对人生无常与节日匆匆而过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开篇提到寒暑的交替,反映了时间的流逝。端午节的匆忙让人感到节日的短暂与人生的急促。在高楼之上,石榴花的绚烂映衬出生活中的美好,然而诗人却在此美景中感到一丝空虚与无奈。诗中“空劳望远目,赢得马牛风”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又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再美的景色,最终也敌不过世俗的琐碎与忙碌。接着,诗人以“江流不尽长东”来暗喻人生的无尽与循环,彭殇的提及则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最后一句“此身知幻梦,却堕大患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清醒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知道生命如梦,仍无法逃脱现实的困扰。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暑客中偷易节:春夏秋冬交替,节日于我如同客人般匆匆而过。
  2. 端阳恁地匆匆:端午节如此匆忙,来得让我措手不及。
  3. 高楼直见石榴红:从高处俯瞰,鲜艳的石榴花映入眼帘。
  4. 空劳望远目,赢得马牛风:徒然地远望,最终只得马牛奔腾的风声。
  5. 世故驱人还汲汲:世俗的事务驱使人们不停地追赶。
  6. 江流不尽长东:长江的水流绵延不绝,象征着生活的无尽。
  7. 彭殇穷达得无同:彭祖的长寿与早逝的对比,人生的得失其实没有不同。
  8. 此身知幻梦,却堕大患中:我明白生活如梦,却无法避免陷入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暑客中偷易节”,将季节比作过客。
  • 对仗:如“寒暑”与“端阳”形成对仗。
  • 象征:石榴花象征着美好与繁荣,却与生活的匆忙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表达节日的匆忙和人生的无常,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暑:象征四季变化,暗示时间流逝。
  2. 端阳:节日的象征,体现传统文化。
  3. 石榴红:象征美好、繁荣与希望。
  4. 江流:代表生命之流与无尽的时间。
  5. 彭殇: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 D. 重阳节
  2. 诗中提到的“江流不尽长东”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时间的无尽
    • C. 世俗的繁忙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通过“高楼直见石榴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节日的期待
    •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富有个人情感,而刘雄则更关注世事的复杂。
  • 《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者皆有对生命的感慨,但表达的方式与情感深度各异,苏轼的作品则更具豪迈与壮阔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经典解读》

相关查询

浪淘沙 追记夏间莫干山独步夕阳下看山 浪淘沙 青岛海洋世界沙滩閒步作 浪淘沙 浪淘沙 春雨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春闺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兼程前进 瓜字旁的字 衽扱囊括 无肠可断 诱詃 包含莲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左旋右抽 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肤辞 倒四颠三 矛字旁的字 雄句 抱一为式 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薄少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