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项王歌》

时间: 2025-05-19 01:38:51

诗句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38:51

原文展示:

项王歌 曹勋 〔宋代〕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 宁斗死兮羞汉囚。

白话文翻译:

手持三尺剑啊,我臣服诸侯,争夺天下啊,分裂九州。 时机不至啊,淮河不可渡,江虽可渡啊,我还有什么追求, 宁愿战斗至死啊,羞于成为汉朝的囚徒。

注释:

  • 提三尺:指手持三尺长的剑,象征武力和权威。
  • 臣诸侯:使诸侯臣服,表示统领诸侯。
  • 裂九州:分割九州,指争夺天下,分裂国家。
  • 绝淮流:淮河不可渡,比喻时机未到。
  • 江虽可渡:长江可以渡过,但此时已无追求。
  • 宁斗死:宁愿战斗至死。
  • 羞汉囚:羞于成为汉朝的囚徒,表示不愿投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英雄项羽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通过对项羽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侵略,许多士人都有类似的感慨,即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项羽的描绘,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壮。首句“提三尺兮臣诸侯”,以剑为象征,表达了英雄的威武和统领诸侯的雄心。次句“争天下兮裂九州”,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争夺天下的壮志。然而,后两句“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却透露出时运不济的无奈,即使有渡江的能力,也已无追求。最后一句“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体现了英雄的气节和尊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提三尺”和“臣诸侯”展现了英雄的威武和统领诸侯的雄心。
  • 次句“争天下兮裂九州”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争夺天下的壮志。
  • 第三句“时不得兮绝淮流”透露出时运不济的无奈。
  • 第四句“江虽可渡兮吾何求”表达了即使有渡江的能力,也已无追求。
  • 最后一句“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

修辞手法:

  • 比喻:“提三尺”比喻武力和权威,“绝淮流”比喻时机未到。
  • 对仗:“提三尺兮臣诸侯”与“争天下兮裂九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三尺剑、诸侯、九州、淮流、江、斗死、汉囚。
  • 详细解释:三尺剑象征武力和权威,诸侯和九州代表统领和分裂,淮流和江代表时机和追求,斗死和汉囚代表坚定意志和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三尺”指的是什么? A. 手持三尺长的剑 B. 提着三尺高的旗帜 C. 提着三尺长的棍子 D. 提着三尺长的书卷

  2. 诗中“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什么? A. 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 B. 宁愿投降也不愿战死 C. 宁愿战死也不愿被囚 D. 宁愿被囚也不愿战死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垓下歌》项羽:表达项羽在垓下被围时的悲壮情感。
  • 《赤壁赋》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垓下歌》项羽与《项王歌》曹勋:两者都描绘了项羽的悲壮,但前者更直接表达项羽的情感,后者则通过曹勋的视角来表达对项羽的敬仰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下怀弟存诚 江行秋兴二首 其二 江行秋兴二首 其一 江边夜泊 四时词 赠宋牧仲方伯 鹫峰院 阮郎归 九日示外 谢秋娘 谢秋娘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即的成语 玄圃 花藜胡哨 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 笼而统之 清跸传道 自字旁的字 包含动的词语有哪些 豪取智笼 骨字旁的字 而已 屮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斧结尾的成语 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车驷马 殳字旁的字 不识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