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13
少年游 别情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帕罗残粉浥啼痕。远岫湿寒云。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残留在手帕上的粉迹犹如泪痕,远处的山峦在湿寒的云雾中显得更加朦胧。寒冷的枫叶映衬着寒江,夜里的芦花似雪,孤雁在空中孤单地飞翔,生怕与群体失散。归来后,我独自坐在银色的灯下,锦被等待着谁来温暖。歌谱羞于提起,舞衣闲挂在一旁,四处都充满了对你的思念。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及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表达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脆弱。
张可久的《少年游 别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苦,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首句“帕罗残粉浥啼痕”便引入了离别后的泪水,手帕上残留的粉迹暗示着昔日的欢愉与如今的惆怅。接着,通过“远岫湿寒云”展现出一种孤寂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诗中运用“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将秋冬的意象与离愁别绪结合,意在表现出一种萧条的气氛,映衬内心的苦闷。孤雁的描写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飞翔在空中的孤雁不仅是对群体的离散的恐惧,也是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几句“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则是情感的高潮,孤独的坐在灯下,等待着无处可归的温暖,表达了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和孤独,展现了在寒冷环境中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帕罗残粉”中的“帕罗”指的是什么?
本诗中“孤雁”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锦被待谁温”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少年游 别情》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