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41:29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倚靠在栏杆上,感慨兴亡无尽。齐州的寒冬数九,湘江的八景美如画。古老的诗词散发着芬芳,仙人的笛声悠扬,引得我举杯畅饮。远处的树林与烟云模糊不清,空旷的山间,雪与月显得苍凉。白鹤成双飞舞,剑客气宇轩昂,华美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明初,活跃于元末明初,作品多与历史、自然、人生感悟相关,风格清新脱俗。
《折桂令》创作于社会动荡、兴亡交替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感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折桂令》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感情的词作。诗人在栏杆前,目睹自然景色,心中浮现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开篇通过“倚栏杆不尽兴亡”点出主题,体现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接着提到“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湘江山水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古老的诗词与仙人的乐声,既是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诸如“远树烟云渺茫”和“空山雪月苍凉”,使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孤寂的氛围。结尾处“白鹤双双,剑客昂昂”,则引入了人文情怀,表现出诗人对侠客精神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诗词通过灵动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的独特视角,充满了哲理性与艺术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八景是指哪里?
“倚栏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诗中“白鹤双双”象征了什么?
张可久的《折桂令》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均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张可久更侧重于历史感与哲理思考,而辛弃疾则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个人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