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5:50
摊破浣溪沙
作者: 汪东 〔清代〕
桥下晴波涨浅蓝。
沿堤杨柳绿毵毵。
春意又随蜂蝶侣,
到江南。
绣线工夫长日静,
画屏风物旧来谙。
只恨玉关音讯杳,
遣谁探。
桥下的清波荡漾,泛起浅蓝色的涟漪。
沿着堤岸的杨柳,绿意盎然,像毯子一样铺展。
春天的气息伴随着蜜蜂和蝴蝶的舞动,
来到了江南。
绣花的工艺在长日里显得格外宁静,
画屏上的景物我早已熟悉。
只恨那从玉关传来的音讯杳无音信,
谁能去探寻呢?
“玉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远方和离别。在这里,诗人通过玉关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既有地理上的距离,也有情感上的疏远。
汪东,生活在清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大多描绘江南的美景和生活。
“摊破浣溪沙”是汪东在一个春日的江南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远方人的思念。江南的春天景色如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摊破浣溪沙》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桥下晴波涨浅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水波荡漾,阳光洒落,令人心旷神怡。接着,通过“沿堤杨柳绿毵毵”描绘出沿河的柳树,生机勃勃,仿佛在回应春天的召唤。
随着“春意又随蜂蝶侣,到江南”的句子,春天的气息被浓缩为蜜蜂与蝴蝶的舞动,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繁盛。然而,诗人在描写美好景色的同时,也深藏着对远方人的思念,尤其是“只恨玉关音讯杳”的表达,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情的内心独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失去联系的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美景中所产生的感慨与情感的交织。
选择题:诗中“晴波涨浅蓝”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A. 烟雾弥漫
B. 水波荡漾
C. 风沙四起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杨柳绿毵毵”是用来描绘__的生机。
判断题:诗中“只恨玉关音讯杳”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对/错)
对比汪东的《摊破浣溪沙》和杜甫的《春望》,虽然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汪东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