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29:27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林淳〔宋代〕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齐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
冰监倒晴澜。目送孤鸿远,
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
杂歌让。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
催诏下天关。剩写鹅溪幅,
归去凤池看。
湖面上的波浪涌起新绿,环绕着越王山。
在棠梨树下,清澈的白昼留给我闲暇,
让我在宁静中观赏四周。
四面如同屏风环绕的碧绿,十里的远景如同云锦般美丽,
倒映在水中,宛若晴空中的波澜。
我目送孤独的鸿雁飞远,
心随着白鸥悠闲自在。
游客们拥挤,喧闹的鼓声与吹奏声交织,
杂乱的歌声此起彼伏。
清晨的天空明澈,花儿因春寒而羞怯,柳树也显得妒忌。
美丽的风光满眼,但我担心春天的脚步太快,
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只剩下写下鹅溪的画幅,
我将回去看看凤池的美景。
林淳,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山水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览西湖时,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世喧嚣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西湖的描写和作者内心的闲适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篇以“湖波涨新绿”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湖水的清澈与周围山景的和谐美。接下来,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内心平和,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以“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鸟儿共同享受自由与宁静的美好时刻。末尾部分则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运用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流动。诗中不仅有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游览中,既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思考着生活的意义,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越王山”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历史文化
C. 生命的无常
D. 人际关系
“晓天澄霁”中的“澄霁”意思是?
A. 明亮清澈
B. 暗淡无光
C. 风和日丽
D. 雾霭迷蒙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珍惜与惋惜
B. 无所谓
C. 期待与恐惧
D. 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