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道中即事》

时间: 2025-05-12 21:17:16

诗句

心驰家山恨不飞,两旬欲作一日归。

征衫尚絺未足苦,天寒亲老未授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1:17:16

原文展示:

心驰家山恨不飞,两旬欲作一日归。征衫尚絺未足苦,天寒亲老未授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诗人心中牵挂着故乡,恨不能飞回去。已经两个月了,想要在一天内回去。身上的征衣虽是轻薄,却仍然感到寒冷;天寒地冻,年迈的父母尚未得到衣物的温暖。

注释:

字词注释:

  • 心驰: 心中思念,心灵飞向故乡。
  • 家山: 故乡的山川。
  • : 怨恨或遗憾。
  • 两旬: 两个十天,指二十天。
  • 征衫: 征战时的衣服,常指士兵的衣服。
  • : 仍然、还。
  • : 一种轻薄的布料。
  • : 辛苦、痛苦。
  • 天寒: 天气寒冷。
  • 亲老: 年迈的父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征衣”与“亲老”反映了士兵在外征战时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父母的关心,表现了忠孝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以及对家庭的思念,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风格清新而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远离家乡、身处战乱或外出征战期间,表现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道中即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年迈父母的关心。开篇“心驰家山恨不飞”,用“心驰”来描绘思乡之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牵挂与无奈。接着提到“两旬欲作一日归”,显示出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了整整二十天,归家的愿望却似乎遥不可及。

“征衫尚絺未足苦”一句,诗人用“征衫”暗示其身份的特殊性,身为士兵,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精神上的孤独和无助。后面一句“天寒亲老未授衣”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年迈的父母在寒冷的天气中未能得到温暖,令人心痛。整首诗展现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驰家山恨不飞: 诗人心中思念家乡,无法亲自飞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 两旬欲作一日归: 已在外漂泊二十天,渴望能在短时间内归家,显示了对归家的迫切愿望。
  • 征衫尚絺未足苦: 虽然身上的衣服轻薄,但仍感到寒冷,体现出身处艰苦环境的无奈。
  • 天寒亲老未授衣: 关心年迈父母在寒冷中缺乏温暖,表现出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驰”比喻思念的心情,形象而生动。
  • 对仗: 诗中“家山”与“亲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地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庭的责任感,情感真挚,刻画了士人对家庭的深切关怀与对社会责任的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山: 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 征衫: 代表着游子的身份与艰辛。
  • 寒天: 体现出外界环境的严酷,反映了游子心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心中思念的是哪个地方?

    • A. 城市
    • B. 家乡
    • C. 朋友家
  2. 诗中提到的“征衫”指的是什么?

    • A. 轻薄的夏衣
    • B. 战斗的士兵衣服
    • C. 普通的外衣
  3. 诗人对父母的感情是:

    • A. 漠不关心
    • B. 深切关怀
    • C. 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而姚勉的《道中即事》则突出了对父母的关爱与责任感,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杨仲子七十,乞小词为寿 采桑子 昆仑山 采桑子 巩都尉席上 采桑子 赠歌者陈郎并东西樵二首 其一 采桑子 其七 采桑子 题恽南田先生遗照,为潘叔和临管世滢本 采桑子 其二 湘芷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一 心情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赈贫贷乏 婘属 三省吾身 包含许的成语 民和年稔 翻江倒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秋毫无犯 采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足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青台旨 孀寡 不伶不俐 涕零如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