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4-27 02:49:19

诗句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

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

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堤岸溢波澜。

畎浍皆沾足,日永桔槔闲。

肆华筵,鱼鸟乐,众宾让。

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且念新湖遗爱,莫作故园遐想,到处是乡关。

勋业知非晚,聊把镜频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19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作者: 林淳 〔宋代〕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
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
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
堤岸溢波澜。畎浍皆沾足,
日永桔槔闲。
肆华筵,鱼鸟乐,众宾让。
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且念新湖遗爱,莫作故园遐想,
到处是乡关。
勋业知非晚,聊把镜频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讲述了千古流传的螺水,鳌山高耸于三山之上。丰收的年头,尘世宁静,栏杆旁可以纵观远方。四周望去,潮水涌向港口,万顷碧绿的田野如浮云般延展,堤岸上波浪翻滚,田间小渠都沾湿了脚,阳光下桔槔悠闲地摇曳。酒宴上,鱼鸟欢歌,众人互相谦让。美好的时光和景致,年年都不应忘记这份情谊。且想念新湖的恩泽,不要过于怀念故乡,四处都有我的乡土。功业并不算晚,聊以镜子频频自照。

注释

  • 螺水:指一种水流,常用以形容优美的水域。
  • 鳌顶冠三山:比喻鳌山高耸,犹如山的顶峰。
  • 年丰:指丰收的年景。
  • 阃尘静:阃,门阀,尘静,表明世事平静。
  • 纵遐观:意为向远处眺望。
  • 潮登浦溆:潮水上涨,涌向港口与小溪。
  • 桔槔:指一种农业用具,古人用来打水。
  • 肆华筵:盛大的筵席。
  • 良辰好景:美好的时光与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淳,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婉约清新。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作者在此背景下,抒发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抒情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水乡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丰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开头的“螺水亘千古”便传达出一种悠久的历史感,接着描绘了丰收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此后,诗人进一步通过“鱼鸟乐,众宾让”的描写,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反复提及的“良辰好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蕴含着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通过“年年莫放此盟寒”,诗人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牢记身边的人情。最后的“勋业知非晚”则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虽不一定能够成就伟业,但过程的珍贵不可忽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螺水亘千古:水流悠长,千古不变。
  2. 鳌顶冠三山:鳌山高耸,雄伟壮观,犹如山之王。
  3. 年丰帅阃尘静:丰收的年头,尘世宁静,生活安详。
  4. 栏槛纵遐观:站在栏杆旁,远望无尽的美景。
  5. 四望潮登浦溆:四面环望,潮水涌向港口与小溪。
  6. 万顷绿浮原野:辽阔的绿色田野如浮云般延展。
  7. 堤岸溢波澜:堤岸上波浪涌动,生机勃勃。
  8. 畎浍皆沾足:田间小渠都浸湿了衣裳。
  9. 日永桔槔闲:阳光下,桔槔摇曳,显得悠闲自在。
  10. 肆华筵:盛大的筵席,欢聚一堂。
  11. 鱼鸟乐:鱼鸟欢舞,生机四溢。
  12. 众宾让:宾客之间互相谦让,体现和谐氛围。
  13. 良辰好景:美好的时光与景致。
  14. 年年莫放此盟寒:每年都不应忘记美好的情谊。
  15. 且念新湖遗爱:想念新湖所带来的恩泽。
  16. 莫作故园遐想:不必过于怀念故乡。
  17. 到处是乡关:四处都有我的乡土。
  18. 勋业知非晚:功业并不算晚,努力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鳌山比作山之冠,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如“鱼鸟乐”。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友谊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们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和享受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自然,流动不息。
  • :象征高远与坚韧。
  • 田野:象征丰饶与希望。
  • 鱼鸟:象征自然和谐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林淳
    C. 李白
    D. 杜甫

  2. “螺水亘千古”中的“螺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水流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3. “年丰帅阃尘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乱的恐惧
    B. 对丰收的喜悦与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C. 对故乡的怀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林淳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使用了水调歌头这一词牌,但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林淳更侧重于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抒发对人生与月亮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陈复斋 投老 同周晋仙夜宿 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有怀方孚若柯东海栋复 天章寺 天台曹园 题信天巢集 题二小姬扇二首 叹息 岁除登岝崿山精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望 螺蛳旋 麥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愈出愈奇 包含蹄的成语 开心明目 开腔 黑洞 疋字旁的字 追本溯源 彑字旁的字 痒磨树者 三撇旁的字 转转相因 目挑心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