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27:26
洙泗非不作,邹峄岂好辨。
帝王集其成,杨墨害当殄。
茫茫汉唐坠,汲汲周程衍。
心源则已传,经义未尽阐。
皇哉考亭子,负荷万世鲜。
卓识出困知,定力生实践。
说书抉阃奥,删史严斧冕。
宛然起先圣,面质订讹舛。
记诵讥杂揉,词章病芜浅。
况乃异端蔽,忍使滋淟涊。
赤日悬中天,纤翳长风卷。
照彼魑魅徒,情状露愧腼。
象山固同志,过高良未免。
观其讲义利,首肯意宁惼。
所患流弊深,不敢惜謇謇。
何为烦吾侪,调停增绻缱。
当年屡召对,乾坤伫旋转。
致主隆唐虞,入告悉训典。
一时虽坎壈,千秋载昭显。
至今弦诵堂,犹重师儒选。
庙祀等胶庠,天章焕楣扁。
至教钦明诚,微悰策敦勉。
彭蠡极天流,庐阜截云巘。
海岱迟大观,对此神已缅。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27:26
作者: 傅玉书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洙泗非不作,邹峄岂好辨。
帝王集其成,杨墨害当殄。
茫茫汉唐坠,汲汲周程衍。
心源则已传,经义未尽阐。
皇哉考亭子,负荷万世鲜。
卓识出困知,定力生实践。
说书抉阃奥,删史严斧冕。
宛然起先圣,面质订讹舛。
记诵讥杂揉,词章病芜浅。
况乃异端蔽,忍使滋淟涊。
赤日悬中天,纤翳长风卷。
照彼魑魅徒,情状露愧腼。
象山固同志,过高良未免。
观其讲义利,首肯意宁惼。
所患流弊深,不敢惜謇謇。
何为烦吾侪,调停增绻缱。
当年屡召对,乾坤伫旋转。
致主隆唐虞,入告悉训典。
一时虽坎壈,千秋载昭显。
至今弦诵堂,犹重师儒选。
庙祀等胶庠,天章焕楣扁。
至教钦明诚,微悰策敦勉。
彭蠡极天流,庐阜截云巘。
海岱迟大观,对此神已缅。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子(朱熹)及其思想的敬仰与思考。诗中提到洙泗(指孔子与他的思想)并不是没有成就,而是邹峄(指学术的争辩)并不是容易辨认的。帝王们汇集成就,杨墨(指杨朱与墨子)所带来的危害应当根除。汉唐的辉煌已然衰落,周朝的程式则不断延展。心灵的源泉已经传承,而经典的义理却未能尽释。哦,考亭(朱熹的故居),你承载了万世的稀少荣耀。卓越的见识让人困惑,坚定的信念在实践中生根。讲求书本,探讨深奥,删改历史,严肃典章,仿佛前圣复生,面目清晰,纠正错谬。背诵的内容杂乱不堪,词句浅薄病态。更何况异端的影响,无法容忍其滋生。烈日高悬,细雨风卷,照见那些魑魅,显露出羞愧的情态。象山的同志,过于高洁也未必能免。看其讲义与利益,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我们所担忧的问题深重,不敢轻言。何必烦扰我们,调解增加了牵绊。往年多次召见,天地也在旋转。为了汉唐的复兴,入告真正的教义。虽然当时困顿,千秋之后仍会显现。至今弦诵堂,仍重视师道的选择。庙祀的事务犹如胶粘,天章辉煌的匾额熠熠生辉。至教的尊重与诚心,微妙的教诲敦促着进步。彭蠡的江水奔流,庐阜的云峰高耸。海岱的雄伟气象,面对这些神灵已然遥远。
作者介绍:
傅玉书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议论政理与理学为主,融汇了个人的思考与历史的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朱熹学说的反思与致敬之际,表达了对当代学术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朱子的追忆与反思,深刻地揭示了古代士人的思想境遇以及学术争辩的复杂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唐的辉煌与衰落,展现了对经典的敬仰与对当代学术流弊的忧虑。诗中使用的意象如赤日、魑魅等,生动展示了知识与无知之间的斗争。傅玉书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抒情描绘,呼唤着对理学的重视与对学术追求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学术环境的反思与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朱子及其思想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学术发展的一种期许,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当代学术流弊的反思,表达了对理学精髓的渴求与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考亭”指的是谁的故居?
诗中“杨墨”指代的是哪两位思想家?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