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19:03
黔中万山争恢奇,福泉远在山城陴。
当年边郡始开创,高丘大壑藏蛟貔。
仙人想亦避世网,跨江越楚来荒陲。
相传结茅夜礼斗,星精照烂如朝曦。
乾坤旷荡供啸傲,风雨舛误恣鞭笞。
诏书数下不可致,守土敦请徒尔为。
道成跨鹤去不返,追慕神异谀以辞。
字端行密备梗概,简阅工匠深磨治。
诹辰立石诧奇事,碑阴仿佛蟠龙螭。
神仙指画胜剞劂,苔侵雨蚀无雕亏。
至今屈指三百载,濡墨脱纸犹淋漓。
岣嵝《石鼓》尚莫识,瑶函宝笈诚难窥。
要之幽远存勿论,思议穿凿羞群迷。
儒生论世识大体,孤竹清节传口碑。
永乐改元受符箓,张侯勋亦铭鼎彝。
不臣不友遂高尚,落落千古知者谁。
我朝升平洽文治,山陬僻壤成交衢。
欲起仙人叩遗迹,烟霞黯淡空山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19:03
题福泉山张三丰手书遗迹
作者: 傅玉书 〔清代〕
黔中万山争恢奇,福泉远在山城陴。
当年边郡始开创,高丘大壑藏蛟貔。
仙人想亦避世网,跨江越楚来荒陲。
相传结茅夜礼斗,星精照烂如朝曦。
乾坤旷荡供啸傲,风雨舛误恣鞭笞。
诏书数下不可致,守土敦请徒尔为。
道成跨鹤去不返,追慕神异谀以辞。
字端行密备梗概,简阅工匠深磨治。
诹辰立石诧奇事,碑阴仿佛蟠龙螭。
神仙指画胜剞劂,苔侵雨蚀无雕亏。
至今屈指三百载,濡墨脱纸犹淋漓。
岣嵝石鼓尚莫识,瑶函宝笈诚难窥。
要之幽远存勿论,思议穿凿羞群迷。
儒生论世识大体,孤竹清节传口碑。
永乐改元受符箓,张侯勋亦铭鼎彝。
不臣不友遂高尚,落落千古知者谁。
我朝升平洽文治,山陬僻壤成交衢。
欲起仙人叩遗迹,烟霞黯淡空山祠。
在黔中万山之中,福泉遥远地坐落在山城的边缘。当年边郡开始开拓,这里高丘大壑中藏有蛟龙和貔豹。仙人恐怕也要躲避世俗的纷扰,跨越江河,穿越楚地来到这荒凉的边陲。相传他曾在夜间结茅,礼拜北斗,星光照耀宛如清晨的阳光。天地广袤无垠,任凭他在此高歌,风雨交加时也毫不畏惧。虽然几道诏书下来,但也无碍于他的志向,守土之人徒然请求。他道成之后骑鹤而去,再也不返,后人追慕他的神异,赞美之词层出不穷。字迹端正、行文简洁,工匠们仔细雕琢,简而明了。根据天时立碑,惊讶于这奇妙的事情,碑的背面仿佛盘龙蜿蜒。神仙的指画技艺超凡,虽受雨侵蚀,雕刻却依旧完好。至今已三百年,遗留下的墨迹仍显得鲜活。岣嵝石鼓至今无人识晓,瑶函宝笈也难以窥探。总而言之,幽远的事物无需多言,思索这些事情让人心羞于众人迷惑。儒生讨论世事,懂得大体,孤竹精神留传口碑。永乐年间受符箓,张侯的功勋也铭于鼎彝。他既不侍奉权臣,也不交友于权贵,留名千古,知者又有几人。我朝国泰民安,文化昌盛,山区偏僻之地也有了交汇之道。想要拜访仙人留下的遗迹,烟霞遮蔽,空山的祠庙显得黯淡无光。
作者介绍:傅玉书是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作者在福泉山游览时,见到张三丰的遗迹,因而感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福泉山的壮丽景色与张三丰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伟大。诗中对张三丰的赞美不仅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和作为仙人的超然地位,还通过对他的隐居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旷达的思想境界。诗人以“仙人想亦避世网”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于尘世的境界,接着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既有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也有对理想主义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欲起仙人叩遗迹,烟霞黯淡空山祠”则把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仙人遗迹的敬仰,也是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分析: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福泉”是指什么?
“仙人想亦避世网”中的“世网”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