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9: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25:48
原文展示:
行药 宋祁 〔宋代〕 日烘霞底未成昏,拊物惊年并惨魂。李树已僵生意苦,秋虫何忍食桃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太阳照耀着霞光,天色尚未完全昏暗,触摸万物,感叹岁月流逝,心情沉重。李树已经枯死,生命之苦显而易见,秋天的虫子为何还要啃食桃树的根部。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约100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感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作者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日烘霞底未成昏”描绘了夕阳的余晖,而“拊物惊年并惨魂”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后两句“李树已僵生意苦,秋虫何忍食桃根”则通过对比枯死的李树和仍在啃食的秋虫,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的苦难和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命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苦难的同情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李树已僵”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枯萎和苦难 B. 自然的美丽 C. 时间的流逝 D. 秋天的到来
诗中“秋虫何忍食桃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命的同情 C. 对时间的感慨 D. 对秋天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