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3:57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
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
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
故园今日应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3:57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
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
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
故园今日应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在京城的繁华中,我远离了那些妖邪的地方。
登高远望,天边云海无边无际。
曾几何时,我受过恩宠,曾为他人所羡慕。
两朝的恩赐让我享受过欢宴,
在昆明的御苑中侍奉龙媒,几次在仙阙的泉水边畅饮。
西夏的黄河水清澈如剑,东周的洛水旁杯酒如羽。
园中落花被扫而合,河边柳树难以拨开。
千春万寿中尽享欢乐,柏梁台的和歌让我高歌。
朝朝暮暮,金帛相赠,恩泽辉映如星辰。
晨朝北阙的鸣珂声响,夜晚从南宫带着烛光归来。
我在书林中写了多年,身披文昌的华衣佐吴越。
越地的山海高深,兴致来时无处不去。
永和九年我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倒在山阴。
我认为游玩似乎依旧,只是不提流寓的变迁。
始安的繁华与旧风俗,帐下饮酒声沸腾如江曲。
主人吹奏的丝管清而悲,客子肝肠断续难忍。
荔浦的蘅皋在万里之外,洛阳的音信断绝难通。
故乡的今天应是愁思,曲水流觞何能再消愁。
逐伴的人谁会怜惜合浦的叶,思归的我岂能食得桂江的鱼。
我不求汉使的金囊赠予,只希望佳人能寄来锦字的书信。
宋之问,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游历、抒怀、咏物等主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此诗创作于作者流寓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流亡生活的感慨。在繁华的京城与故乡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桂州三月三日》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往昔荣华与今时流寓的对比,展现了深切的乡愁与人生的无常。开篇即以“代业京华里”引入,体现了诗人身处繁华却心向故乡的矛盾心理。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如“云海四茫茫”,给人一种苍茫的视觉感受,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种无边的思绪中。诗人在回忆中流露出对昔日荣华的羡慕与对失落的感伤,尤其是“愚谓嬉游长似昔”的自嘲,显示了他对于流寓生涯的无奈与不满。最后,诗人以“愿得佳人锦字书”收尾,把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情感的高潮,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流寓生涯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京华”指的是哪里?
“不求汉使金囊赠”中“汉使”指的是?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