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0:08
衢信中央两尽头,
蚕麰今岁十分收。
穗初黄後枝无绿,
不但麦秋桑亦秋。
在衢信的中央两端,
今年的蚕和麦子丰收了。
麦穗刚开始变黄,后面的枝叶却没有绿色,
不仅是麦子的秋天,桑树也进入了秋季。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作物的丰收,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以及季节的更替。这种对自然和农业的关注在宋代诗歌中较为常见,体现了诗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农村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尤其擅长田园诗的创作。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农民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经济至关重要。诗中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对农民辛勤工作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丰收的喜悦和季节的更替。开头的“衢信中央两尽头”,显示了诗人对地域的熟悉与热爱,接着“蚕麰今岁十分收”直接表达了丰收的喜悦。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诗中“穗初黄後枝无绿”的描写,既是对麦子成熟过程的细致观察,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反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情。最后一句“不但麦秋桑亦秋”不仅呼应了前面的丰收主题,更是在强调自然界的循环,揭示了生活的哲理。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关于丰收的田园诗,更是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敏锐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地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丰收作物有哪些?
诗中“穗初黄”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