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时间: 2025-04-26 19:58:10

诗句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10

原文展示:

杨万里《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之一: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树木在春天依然显得瘦弱,梅花在寒冷的傍晚却更加鲜艳。我的一生难道没有写过诗句吗?除此之外,我不需要多加清白。

注释:

  • :指树木的强壮、挺拔。
  • 春犹瘦:春天到来时,树木看起来依然瘦弱。
  • 花寒: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盛开。
  • 暮更明:傍晚时分,梅花显得更加明亮。
  • 平生岂无句:我的一生难道没有写过诗句吗?
  • 不须清:不需要特别清白或解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尤其是在寒冬中仍然绽放的梅花,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使用白话,易于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脆弱与梅花的坚强,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头的“树劲春犹瘦”,传达出春天尚未完全复苏,树木依旧显得单薄,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而随着“花寒暮更明”的出现,梅花在严寒的傍晚中愈加显得明亮,这不仅是对梅花自身韧性的赞美,也体现出一种在逆境中绽放的精神。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暗示他在生活中虽有艰辛,但心中始终有诗意存在,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厚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树劲春犹瘦:树木虽然在春天中生长,但仍显得瘦弱,表现出春天的薄弱与不完全。
  • 花寒暮更明:梅花在寒冷的傍晚更加鲜艳,表现出梅花在逆境中依然能绽放光芒的精神。
  • 平生岂无句:诗人自问,自己的生命中是否没有留下过诗句,体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自信。
  • 此外不须清:不需要额外的解释,表明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树木与寒冷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梅花的顽强与美丽。
  • 拟人:将梅花描绘得更加生动,仿佛它有情感,能在寒冷中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光彩的主题,梅花的坚韧象征着人们在生活困境中的坚持与乐观态度。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自信。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
  • 春天与寒冷:春天代表希望与生机,而寒冷则象征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劲春犹瘦”反映了什么样的季节特征?

    • A. 春天生机勃勃
    • B. 春天尚显瘦弱
    • C. 冬天寒冷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悲观
    • B. 在逆境中乐观向上
    • C. 对梅花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样描写梅花,表现出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两首诗均以梅花为题材,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梅花在寒冷中的光彩,而陆游则更强调梅花的孤傲与坚韧。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歌的文化意蕴》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寸金 咏长平遗镞 一寸金·题罗复堪三山簃校碑图 一寸金 一寸金 一寸金 代人作 一寸金·一不轻师慢法 一寸金·富贵又争人我 一寸金·食饱伤心损气 一寸金 谱清真为蹇七季常题图 一寸金 夏日傅去异邀饮观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久约 弃之度外 吴梅 走之旁的字 包含骈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绿酒红灯 歪谈乱道 全科人儿 报到 幾字旁的字 身无长处 工字旁的字 脸红筋暴 柔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