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20: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20:43:11
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淮南蒲萄八月酸,
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
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
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
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
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
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
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
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
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对不同地区葡萄的品尝体验。淮南的葡萄在八月时味酸,适合生吃但不适合晒干;而淮北的葡萄在十月时成熟,虽可制成干果,但并无佳品。老夫在腊月时来到都梁,想要品尝美味的马乳。眼前的葡萄分明还有着龙须,个头比一般的葡萄大得多。太原的青霜熬制的绛饧,甘露冻成的紫水晶般的美味。隆冬时节无人前来采摘,雪封住了葡萄架。虽然风吹日晒也未曾腊制,但这美妙的葡萄如同玉盘一般,价值连城。与朋友一同饮酒,真是忘却了年岁。你可曾看到在路边遇到的酿酒车,流下了口水。
诗中提到的“龙须”意象,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植物细节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欣赏。古代文人常以自然景物寄情抒怀,杨万里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深知通过细腻的描写来传达情感。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阜溪,宋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能力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到达都梁时,正值冬季,葡萄依然在寒冷中顽强生长,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这首诗独具特色,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诗中通过对两地葡萄的比较,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及其独特的魅力。开篇对淮南和淮北葡萄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地方知识,也表现出他对地方特色的欣赏。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自身的感受与美食结合,表现出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热爱。特别是“与渠倾盖真忘年”的句子,表达了与朋友饮酒畅谈的乐趣,仿佛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境。整首诗在清新之中又带着浓厚的人情味,体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如将葡萄比作玉盘)、拟人(如描述葡萄的生长状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词测试:
淮南的葡萄在什么月份成熟?
诗中提到的“龙须”指的是什么?
“与渠倾盖真忘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