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18
原文展示: 兔 宋祁 〔宋代〕 脱兔驰冈地,饥鹰厉吻天。 为烦麋狗顾,遂给兽人鲜。 狂目兼槐落,惊毫共月捐。 可嗟多狡穴,归肉助庖羶。
白话文翻译: 像脱网的兔子在山冈上疾驰,饥饿的鹰隼在天空中猛烈地啄食。 因为频繁地引起麋鹿和猎狗的注意,最终成为了猎人的美味。 它的眼睛狂乱地转动,仿佛连槐树的叶子都为之落下,它的毛发在月光下惊恐地脱落。 可惜它有着太多的狡猾藏身之处,最终它的肉只能增添厨房的腥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兔子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观察自然界中的动物行为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兔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兔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首句“脱兔驰冈地,饥鹰厉吻天”生动地描绘了兔子在山冈上疾驰的情景,以及天空中饥饿的鹰隼猛烈地啄食的景象。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兔子逃生的急迫和鹰隼捕食的凶猛。后句“为烦麋狗顾,遂给兽人鲜”则揭示了兔子最终成为猎人美味的原因,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兔子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兔子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脱兔驰冈地”中的“脱兔”比喻什么? A. 行动迅速 B. 难以捕捉 C. 兔子逃生的策略 D. 自然界的变迁
诗中“饥鹰厉吻天”中的“饥鹰”象征什么? A.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 B. 猎人的助手 C.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D. 自然界的变迁
诗中“为烦麋狗顾,遂给兽人鲜”中的“兽人”象征什么? A.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 B. 猎人的助手 C.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D. 自然界的变迁
诗中“可嗟多狡穴,归肉助庖羶”中的“庖羶”象征什么? A.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 B. 猎人的助手 C.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D. 自然界的变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