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5: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5:35:25
原文展示:
寄题外门亭园 宋祁 〔宋代〕
外家真大隐,亭圃枕城闉。 谈树能留客,飞鸥不畏人。 白云仙岭曙,脩竹禊堂春。 溪远寻难尽,林幽趣旋新。 爱山仍作屐,裁縠便为巾。 僧赴禺中饭,樵归落照粼。 宅成翻忝相,里旧况依仁。 千骑过从数,连章刻翠珉。
白话文翻译:
寄给外门亭园的诗 宋祁 〔宋代〕
外家的园林真是隐居的好地方,亭子和花园紧靠着城墙。 谈话的树木能留住客人,飞翔的海鸥不害怕人。 白云在仙岭上迎接黎明,修长的竹子在禊堂旁迎接春天。 溪流遥远难以寻尽,森林幽深趣味不断更新。 喜爱山林,常作登山鞋,裁剪薄纱便成了头巾。 僧人赶去吃午饭,樵夫归来时夕阳闪烁。 宅院建成反而感到荣幸,邻里旧友更是依仁而居。 千骑过往频繁,连续的篇章刻在翠绿的石碑上。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尤其擅长写诗和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访问亲戚家的园林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访问亲戚家的园林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园林的宁静和美丽,以及隐居生活的自在和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亲戚家园林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丽。诗中“外家真大隐,亭圃枕城闉”一句,直接点明了园林的位置和隐居的意境。随后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谈树能留客,飞鸥不畏人”、“白云仙岭曙,脩竹禊堂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美丽的氛围。诗的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如“爱山仍作屐,裁縠便为巾”、“宅成翻忝相,里旧况依仁”。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祁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丽,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园林的景色和隐居生活的自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谈树能留客”中的“谈树”指的是什么? A. 能吸引人停留的树木 B. 能说话的树木 C. 能提供荫凉的树木 答案:A
诗中“飞鸥不畏人”中的“飞鸥”象征什么? A. 自由和宁静 B. 勇敢和无畏 C. 孤独和寂寞 答案:A
诗中“白云仙岭曙”中的“白云仙岭”象征什么? A. 高远和神秘 B. 清净和神圣 C. 美丽和宁静 答案:A
诗中“爱山仍作屐”中的“爱山”象征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山林的依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