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03:46
一世荣枯无异同,
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
林下真僧在定中。
整个人生的荣华与衰败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百年间的悲欢离合最终都将归于虚空。
在夜深人静时,鸟儿在争鸣,
而林下的隐士却安静地在冥想。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荣枯”与“哀乐”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尤其是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唐代时期,士人多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包佶,唐代诗人,字子之,号青云,生于盛唐,卒于晚唐。他的诗作常表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风格清雅,具有一定的禅意。
“观壁画九想图”可能是包佶在某个壁画前所生发的感想,壁画中的意象和情境激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与繁华并存,士人多对人生变化有深刻感悟。
本诗通过对比“荣枯”“哀乐”,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开头两句引人深思,表明无论是荣华还是衰败,最终都将归于虚无,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哲学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夜晚的鸟鸣和林中的僧人形成鲜明对比,鸟鸣的喧嚣与僧人内心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暗示在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安宁与定力。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意象鲜明,而且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省思,展现出诗人高深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一世荣枯无异同:
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
林下真僧在定中: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才是获得智慧的关键。
选择题:诗中“荣枯”的意思是?
填空题:夜阑时,诗中描写“鸟鹊”的情景,表现了__的状态。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是强调人生的荣华富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