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11:30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这首诗描绘了桐庐郡的清雅风光,乌龙山的云雾缭绕。诗中提到使君(指地方官员)没有什么事要处理,心中却与那白云一样空灵自在。
“乌龙山”是一座有名的山,因其形状似龙而得名。桐庐在历史上以风景秀丽而闻名,诗人在此地的感受也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反映出其关心民生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仲淹的隐居生活时期,他在桐庐郡的生活让他体会到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逃避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萧洒桐庐郡十绝》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宁静的诗。范仲淹通过对桐庐郡的描写,展现了他对清新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琐事的厌倦。诗的开头“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展现了一幅清雅的山水画卷,生动地描述了乌龙山上云雾缭绕的美景。这里的“萧洒”一词,不仅形容了环境的优雅,也隐含了诗人心境的洒脱。
接下来的“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超脱。使君作为地方官员,理应忙于政务,但在这里却显得无所事事,心中如白云般自由悠然。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拒绝,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桐庐的清幽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琐事的厌倦,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主题在宋代文人中十分常见,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自得其乐的心境,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地名是哪个?
A. 杭州
B. 桐庐
C. 苏州
“心共白云空”中“空”的意思是?
A. 空无一物
B. 心境悠闲
C. 心情烦躁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热衷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