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5
虾蟆嚎沫为科斗,
蜾裸衔虫化细腰。
蠹穴荒陂有多少,
乾风湿雨各飞跳。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环境的互动。青蛙在叫声中争吵,蜾蠃(即蜻蜓)衔着虫子,化作细细的腰身。荒野中的虫洞数量不计其数,干燥的风和湿润的雨带动着它们四处跳跃。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南宋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梅尧臣的诗歌常常以自然为题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借助对自然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梅尧臣的《绝句五首 其五》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中青蛙的叫声与蜻蜓捕虫的情景,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活力的画面。诗的前两句通过动词的运用,刻画了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活泼。后两句则转向了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风雨交替带来的生命活力。全诗不仅营造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动物是什么?
A) 蚂蚁
B) 青蛙
C) 鸟
D) 虫子
诗中提到的“蜾裸”指的是什么动物?
A) 蜻蜓
B) 蝴蝶
C) 蜂
D) 蚊子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自然描绘与王维的《鹿柴》中的山水画面形成对照。王维以山水意境深远著称,而梅尧臣则更注重细腻的生物描写,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