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8:5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53:57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在城西我建了个房子,屋里有书籍。窗外有松树和竹子,枝叶茂盛。
我拔掉荆棘,开辟出菜畦,种植了美好的蔬菜。田夫告诉我,罂粟可以储存。
罂粟小得像罂,小麦细得像小麦。与大麦同种,与稻谷皆可丰收。
春天的苗菜很不错,果实比秋天的谷物更好。
可以研磨成牛奶,烹煮成佛教的粥。
老人气衰,吃的东西不多。吃肉消化不良,吃菜味道单一。
用柳木杵和石钵,煮一些蜜水。帮助消化,调理肺胃。
三年不出家门,没什么往来。隐居的人和僧人,相对无言。
喝上一杯,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来到颍川,犹如游览庐山。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涪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在苏辙隐居生活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农业的热爱。诗中描绘了种植药苗和蔬菜的情景,展现了隐士的清净生活。
《种药苗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田园生活与内心世界。诗人以“筑室城西”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中,随后通过窗外的松竹和自耕自种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罂粟可储”,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药材的重视,也暗示了他对健康的追求。
同时,诗中对春菜和秋谷的比较,体现出诗人对时令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后面的饮食描写,尤其是“食肉不消,食菜寡味”,则表现出诗人对饮食的讲究与对养生之道的思考。通过“饮之一杯,失笑欣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态。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农业的热爱,以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理想人生。
苏辙的《种药苗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生活?
a) 旅行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商业生活
诗中提到的“罂粟”主要用来做什么?
a) 储存
b) 饮用
c) 观赏
诗人通过“饮之一杯”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愉悦
c)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