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种药苗二首》

时间: 2025-05-12 18:53:57

诗句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

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

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

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

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

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53:57

诗词名称: 种药苗二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我建了个房子,屋里有书籍。窗外有松树和竹子,枝叶茂盛。
我拔掉荆棘,开辟出菜畦,种植了美好的蔬菜。田夫告诉我,罂粟可以储存。
罂粟小得像罂,小麦细得像小麦。与大麦同种,与稻谷皆可丰收。
春天的苗菜很不错,果实比秋天的谷物更好。
可以研磨成牛奶,烹煮成佛教的粥。
老人气衰,吃的东西不多。吃肉消化不良,吃菜味道单一。
用柳木杵和石钵,煮一些蜜水。帮助消化,调理肺胃。
三年不出家门,没什么往来。隐居的人和僧人,相对无言。
喝上一杯,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来到颍川,犹如游览庐山。


注释:

  • 筑室: 建造房屋。
  • 图书: 书籍。
  • 松竹: 松树和竹子,多用以形容环境清幽。
  • 罂粟: 一种植物,果实可用来制作药物。
  • 畦夫: 种田的人。
  • 牛乳: 指磨成的乳状食品。
  • 佛粥: 佛教徒所吃的粥。
  • 杜门: 不出门,隐居。

典故解析:

  • 颍川: 指今河南省颍川,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地方。
  • 庐山: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名山,象征着隐逸和清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涪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辙隐居生活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农业的热爱。诗中描绘了种植药苗和蔬菜的情景,展现了隐士的清净生活。


诗歌鉴赏:

《种药苗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田园生活与内心世界。诗人以“筑室城西”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中,随后通过窗外的松竹和自耕自种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罂粟可储”,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药材的重视,也暗示了他对健康的追求。

同时,诗中对春菜和秋谷的比较,体现出诗人对时令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后面的饮食描写,尤其是“食肉不消,食菜寡味”,则表现出诗人对饮食的讲究与对养生之道的思考。通过“饮之一杯,失笑欣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态。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 描述了在城市西边建造房屋,屋里有书籍,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
  2. 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窗外是松树和竹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
  3.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 拔掉荆棘,开垦出田地,种植美好的蔬菜,表现出劳动的乐趣。
  4. 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农夫告诉诗人,罂粟是一种可储存的植物,暗示了对农业知识的重视。
  5.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 形象地描绘了罂粟和小麦的特征,展示了细致的观察。
  6. 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待。
  7.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 比较春季的蔬菜和秋季的谷物,突出了春菜的优质。
  8. 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描述了制作饮食的过程,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9.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提到年长者的身体状况,反映了对健康的关注。
  10.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表达了对饮食的思考,肉类难以消化而蔬菜味道单一。
  11.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通过具体的工具和食材,展示了饮食的细节。
  12.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强调了饮食对健康的调养作用。
  13.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 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状态,三年不出门。
  14. 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描绘了隐士与僧人之间的默契与安宁。
  15.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表达了饮酒时的愉悦心情。
  16. 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以颍川和庐山作比,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松竹扶疏”与“拔棘开畦”。
  • 比喻: 通过“罂小如罂,粟细如粟”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植物的特征。
  • 排比: 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农业的热爱,以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理想人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竹: 象征清幽和高雅。
  • 罂粟: 象征药材与健康。
  • 春菜: 代表新生与生机。
  • 佛粥: 代表清淡和养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种药苗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生活? a) 旅行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商业生活

  2. 诗中提到的“罂粟”主要用来做什么? a) 储存
    b) 饮用
    c) 观赏

  3. 诗人通过“饮之一杯”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愉悦
    c) 失落

答案:

  1. b) 隐逸生活
  2. a) 储存
  3. b) 愉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同样描绘了隐逸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孤独的思考。
  • 《山居秋暝》: 通过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尽日 客恨 绿珠咏 秋夜作 婢仆诗 登临洮望萧关 闷书 夜泊渭津 题友人屋 寄栖白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患难相共 隶字旁的字 没可奈何 如失左右手 辵字旁的字 行酒 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你知我知 齒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切结 殳字旁的字 型式 马关条约 陂湖禀量 辩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