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6
寄王涤
作者: 贯休 〔唐代〕
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寂寥虽无形,不是小雠敌。
地虚草木壮,雨白桃李赤。
永日无人来,庭花苦狼藉。
吟高好鸟觑,风静茶烟直。
唯思莱子来,衣拖五般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梅花盛开、月色皎洁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孤独与寂寞。虽然寂寥无形,却不是小小的敌人所能抵挡的。大地空旷,草木茂盛,雨水滋润着桃李,花果娇艳欲滴。漫长的一天无人造访,庭院中的花朵显得狼藉不堪。诗人听到了鸟儿的啼鸣,风静时茶烟直上,唯有思念远方的友人莱子,想象着他身着五色衣裳的情景。
"莱子"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典故,莱子是指食用的蔬菜,古人常以此称呼朋友。诗中提到莱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唐代诗人,著有大量诗作,风格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诗人寄情于梅花与月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春天的感慨,背景可能与诗人生活的孤寂有关。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梅月、衣裳的润泽、桃李的娇艳等意象,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然而,在这幅美丽的画面背后,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通过对“永日无人来”的描写,诗人更是将这种孤独推向极致。虽然自然界的繁茂让人心生向往,但人际关系的疏离却让人感到无奈与寂寥。
诗中“唯思莱子来,衣拖五般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度。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淡,使得读者在感受到春日暖意的同时,也不禁为诗人的孤独而唏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衣裳润欲滴”)、拟人(如“吟高好鸟觑”),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折射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莱子”指的是:
A. 植物
B. 朋友
C. 诗人
D. 鸟类
诗中“衣裳润欲滴”形容的是:
A. 春雨滋润
B. 夏日炎热
C. 秋风萧瑟
D. 冬雪皑皑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
A. 天气不好
B. 没有人来访
C. 食物短缺
D. 心情不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