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晏子忠 其二》

时间: 2025-07-27 08:13:17

诗句

每逢耆旧问,誇说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3:17

原文展示:

和晏子忠 其二 吴泳 〔宋代〕 每逢耆旧问,誇说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

白话文翻译:

每次遇到年长的朋友询问,我都会夸耀说这是一个太平盛世。 在寒冷的冬季,橘子和柚子丰收,而广阔的湖面上荷花连绵不绝。 在断崖上刻写着姓氏,那些著名的遗迹已经成为过去。 群盗像刺猬一样聚集,我担心他们会先受到惩罚。

注释:

字词注释:

  • 耆旧:年长的朋友。
  • 誇说:夸耀地说。
  • 三冬:指冬季的三个月份。
  • 万顷:形容面积广阔。
  • 断岩:断崖。
  • 蹄筌:捕鱼的工具,这里指遗迹。
  • 群盗:指盗贼。
  • 渠鞭:指惩罚。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感受和对社会不安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泳在某个太平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满意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安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和对社会不安的隐忧,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感受。首两句以夸耀的口吻描述了太平年的富饶景象,橘柚丰收、荷花连绵,形象生动。后两句则通过断岩上的姓氏和遗迹,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最后两句以群盗如猬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安的担忧,预示着可能的动荡和惩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丰富,既展现了太平盛世的美好,也透露了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逢耆旧问,誇说太平年:每次遇到年长的朋友询问,我都会夸耀说这是一个太平盛世。
  2.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在寒冷的冬季,橘子和柚子丰收,而广阔的湖面上荷花连绵不绝。
  3.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在断崖上刻写着姓氏,那些著名的遗迹已经成为过去。
  4.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群盗像刺猬一样聚集,我担心他们会先受到惩罚。

修辞手法:

  • 比喻:群盗方如猬,用刺猬的形象比喻盗贼的聚集。
  • 对仗: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安的担忧。通过对比太平时期的美好景象和可能的社会动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橘柚:象征丰收和富饶。
  • 荷花:象征美丽和纯洁。
  • 断岩:象征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
  • 群盗:象征社会的不安和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橘柚三冬富”指的是什么? A. 橘子和柚子在冬季丰收 B. 橘子和柚子在夏季丰收 C. 橘子和柚子在春季丰收 D. 橘子和柚子在秋季丰收

  2. 诗中的“群盗方如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渠鞭恐著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太平盛世的满意 B. 对社会不安的担忧 C. 对历史的感慨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样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的《春望》和吴泳的这首诗,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时代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泳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忆平泉杂咏。忆野花(余未尝春到故园)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流杯亭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东郡怀古二首 阳给事 重忆山居六首 平泉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秃的词语有哪些 风清月朗 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心 胜任愉快 迁迷 鬥字旁的字 比翼鸟 何乐不为 辛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委约 触手生春 肉字旁的字 说不去 胆如斗大 包含益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