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8: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24:34
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
丘坟变城郭,花草仍荆榛。
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
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
那言空山烧,夜随风马奔。
飞声鼓鼙震,高燄旗帜翻。
逡巡荆棘尽,狐兔无子孙。
狐死魅人灭,烟消坛墠存。
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
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
社公千万岁,永保村中民。
古社的基址仍在,但人们散去后社神不再显灵。
只有那棵空心老树,妖狐藏在里面迷惑人心。
狐狸的迷惑让人失去理智,恶臭之气早已消散。
坟丘变成了城郭,花草依旧是荆棘和榛子。
良田万顷,却被占作荒地。
主人们商量着要砍伐,但看到后却不敢靠前。
那些话说空山在燃烧,夜里随着风声如马奔腾。
鼓声震耳,火光高照,旗帜翻飞。
荆棘尽去,狐狸和兔子再无后代。
狐狸死去,妖魅消灭,烟雾散去,坛墠依然存在。
绕着坛子,旧田地仍在,分给有福之人。
农田丰收,村落兴旺,社树重新团聚。
社公长存,永远保佑村中百姓。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文人,和白居易齐名。元稹以诗歌见长,题材广泛,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古社》创作于元稹回乡后,目睹农村的变迁、社庙的荒废以及人们对传统信仰的淡漠。此时的社会经历了动荡,农田被占,传统的社祭活动也变得不再活跃,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农村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古社》通过描绘一个荒废的社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景象充满了对往昔繁荣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古社的遗址象征着人们曾经的信仰与团结,而如今却只剩下空心树和荒芜的田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疏离。
诗中以“妖狐”作为象征,暗示了现代社会中潜在的诱惑与迷失,表现了对人心向背的深刻思考。描绘“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并强调“农收村落盛”,则透露出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渴望。最后“社公千万岁,永保村中民”的呼唤,虽蕴含着希望,却也流露出无奈。
整首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社的描绘,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社会失落的忧虑,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诗中“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中的“狐”指代什么?
“社公千万岁”表达了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