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介卿送方竹杖以诗谢之》

时间: 2025-07-28 20:46:04

诗句

何必穷搜到大宛,仰山龙种出天然。

直方自得坤爻动,坚瘦宜居灵寿先。

剩喜登山扶病足,不妨倚壁伴清眠。

故人若问今无恙,不似山僧故削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6:04

原文展示

何必穷搜到大宛,
仰山龙种出天然。
直方自得坤爻动,
坚瘦宜居灵寿先。
剩喜登山扶病足,
不妨倚壁伴清眠。
故人若问今无恙,
不似山僧故削圆。

白话文翻译

何必要费尽心思去追寻大宛的珍品呢,
仰望高山,龙的种子自然生长。
方正的竹竿自得其乐,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变化,
坚韧而瘦弱,适合居住,预示着长寿的先兆。
我仍然高兴于登山以扶助病足,
也不妨倚靠墙壁享受安静的睡眠。
如果老朋友问我现在是否安好,
我可不是像山中的僧人那样削瘦而圆润。

注释

  • 大宛:古地名,指中亚地区,盛产良马,常被视为珍奇之地。
  • 仰山:意指高耸的山,象征自然的伟大。
  • 坤爻:指《周易》中的坤卦,象征大地和柔顺。
  • 灵寿:指长寿,灵气和寿命的结合。
  • 清眠:指安静的睡眠,体现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蔡戡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杖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依恋。诗中通过对“竹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境。竹杖象征着坚韧与简朴,暗示诗人并不需要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享受那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安宁。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珍惜。尤其是最后两句,既是对朋友的安慰,也是对自我的反思,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必穷搜到大宛:不必辛苦追寻珍稀之物。
  2. 仰山龙种出天然:自然之中自有珍贵的事物。
  3. 直方自得坤爻动:方正的竹杖象征自然和谐。
  4. 坚瘦宜居灵寿先:坚韧的品质预示长寿。
  5. 剩喜登山扶病足:登山的乐趣在于克服身体的困扰。
  6. 不妨倚壁伴清眠:享受安静的生活。
  7. 故人若问今无恙:对朋友的问候,表现出关心。
  8. 不似山僧故削圆:与山中僧人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竹杖比作坚韧的品质。
  • 对仗:诗句之间有平行结构,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对健康的珍惜,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竹杖的象征,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杖:象征坚韧与简朴。
  • 高山:自然的伟大和力量。
  • 清眠: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蔡戡的诗中提到的“大宛”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中亚
    B. 东南亚
    C. 西欧

  2. 诗中提到的“清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宁静
    C. 焦虑

  3. 诗中“故削圆”是与哪个角色进行对比的? A. 山民
    B. 山僧
    C. 游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思考,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壮美描写,而蔡戡的《介卿送方竹杖以诗谢之》则更注重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表达。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 唐昌观玉蕊花 僧院听琴(一作宿藏公院听齐孝若弹琴)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赠邻家老将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春日题龙门香山寺 寄薛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仓的词语有哪些 圣蜕 玄字旁的字 甄识 日增月益 殚诚毕虑 隶字旁的字 一将成功万骨枯 龠字旁的字 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寓令 犬字旁的字 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波骇云属 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二层 一德一心 广字头的字 辑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