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2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23:31
澄波曲绕凤池通,
万顷夫渠映日红。
绣幰尘催花外路,
珠栏香浸水边风。
鱼游细浪纹初活,
莺啭深林语渐融。
太华峰头莲十丈,
霞标云锦总相同。
清澈的波浪环绕着凤池而流,
万亩的农田映照着日光的红色。
绣制的帷幕轻轻拂动着花外的小路,
珠栏玉砌浸润在水边的清风中。
鱼儿在细微的波浪中游动,水面泛起细纹,
黄莺在深林中鸣唱,声音渐渐融入自然。
太华山峰上的莲花高达十丈,
霞光和云彩如同华丽的锦缎,交相辉映。
翁端恩(约1620-约169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白云山人,江苏常熟人。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金鳌玉蝀观荷》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从清波荡漾的水面到盛开的荷花,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诗的开头通过“澄波曲绕凤池通”引入,生动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弯曲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随着“万顷夫渠映日红”的描写,作者将目光扩展到广袤的田野,阳光下的红色反射出丰收的希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绣制的帷幕和珠栏的搭配,不仅突出了园林的华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鱼儿游动和黄莺鸣唱的细节,增添了生命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
最后两句“太华峰头莲十丈,霞标云锦总相同”则将视野引向更高的境界,莲花的高大和霞光的华丽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凤池”是指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植物
C. 一个池塘
D. 一座山
诗中“万顷夫渠”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的土地
B. 丰收的农田
C. 漂浮的云彩
D. 高耸的山峰
“霞标云锦”中的“云锦”用来形容什么?
A. 荷花的颜色
B. 山峰的高度
C. 云彩的美丽
D. 水面的波纹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金鳌玉蝀观荷》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