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4
原文展示
雾散古城头。满目云山北固楼。
风景不殊人世换,含愁。
落日无言江水流。
西北望神州。无限新亭泪未收。
马上健儿征战尽,凝眸。
荒草萧萧故垒秋。
白话文翻译
雾气散去,古老的城头显现出来。眼前的景色是北固楼和云山。
风景与人世的变迁无甚不同,心中满是愁苦。
落日无声地映照着江水流淌。
向西北眺望神州大地,泪水未能停止地流下。
骑马的勇士们在战斗中已经结束,目光凝视着远方。
荒草萧萧,秋天的故垒显得格外凄凉。
注释
- 雾散:雾气消散,指视野变得清晰。
- 古城头:指古老城墙的顶部。
- 北固楼:一座历史悠久的楼阁,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含愁:心中带着愁苦。
- 落日无言:落日静默无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神州:指中国,古代汉族对自己国家的称谓。
- 新亭:可能指新亭江南的一处景点,流传着许多悲伤的故事。
- 征战尽:指战斗结束,带有一种对战争的反思。
- 荒草萧萧:荒凉的草地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凄凉。
典故解析
- 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历史悠久,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神州:汉字文化圈对中国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 新亭:与“新亭对泣”的典故有关,寓意对过往的追忆和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佟世南(约1640年-约1710年),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生于满洲。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怀古抒怀为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历史背景为明清更替之际,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土的眷恋,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沉重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 京口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古城、北固楼、江水等景物,唤起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雾散古城头”一句,画面突现,仿佛能够听见历史的回声,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历史的场景。接着对比“风景不殊人世换”,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给人一种无奈和伤感。
“落日无言江水流”,此句意境深远,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历史的消逝,江水的流淌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随着视野的拓宽,“西北望神州”让人感受到一种广阔的情怀与对家国的思念,隐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无奈。
最后以“荒草萧萧故垒秋”结束,展现出一种苍凉的美,仿佛是在表达对历史的惋惜与对故土的深情。这首词以深刻的历史感和浓厚的人文情怀,表现了诗人对古老城池和过往历史的情感寄托,令人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雾散古城头:清晨的雾气散去,古老的城头显露出来,象征着历史的清晰。
- 满目云山北固楼:眼前的景色是北固楼和远处的云山,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 风景不殊人世换,含愁:景色虽美,但人世间已然变迁,内心却充满愁苦。
- 落日无言江水流:落日静默,江水悠悠,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西北望神州:向西北眺望神州,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与期盼。
- 无限新亭泪未收:对新亭的情感未能释怀,流下无尽的眼泪。
- 马上健儿征战尽,凝眸:骑马的将士们经过征战,目光凝视前方的无尽思考。
- 荒草萧萧故垒秋:故垒之上,荒草萧条,秋天的景象显得格外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日”比作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 对仗:如“雾散古城头”和“满目云山北固楼”,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用“泪未收”形象地描述内心的感受,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又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城: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北固楼:代表名胜古迹,承载着历史记忆。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新亭:与情感的寄托和过往的回忆相关。
- 荒草:表示凋零与孤独,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北固楼”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镇江
C. 苏州
D. 南京
-
填空题:诗中“落日无言江水流”表现了对时间的__。
-
判断题:诗中的“荒草萧萧故垒秋”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错)
答案
- B
- 流逝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南乡子 京口怀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加强调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